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大化样本”

2020年11月24日17:06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这是硬度极高的金刚木,是灵芝栽培好原料。”在大化瑶族自治县羌圩乡晨飞种养专业合作社,正在忙碌着的合作社负责人卢绘芳介绍说。

卢绘芳是羌圩乡健康村的贫困户,1999年,父亲去世后,卢绘芳正读完高一,家庭陷入困境。为此她不得不放弃学业远赴广东务工。2009年,老母亲突发脑梗,卢绘芳又辞工返乡照顾母亲。不菲的医疗费更是让她再度陷入穷困。

“要自强才能改变生活。”卢绘芳不怨天尤人,她决心要靠奋斗改变命运。通过自己的刻苦钻研,并在党的惠民政策、资金的帮扶下,2015年顺利脱贫摘帽。2016年,卢绘芳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群众一起抱团发展。

如今,卢绘芳成为了广西食用菌种植行业的顶尖人才,她直接带动的5户贫困户共15人,间接带动的41户贫困户共158人,全部实现脱贫致富目标。

在大化县像卢绘芳这样涅槃重生的例子,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从思想上摆脱了贫困。这是大化县实施思想扶贫、技能培训、产业帮扶、精神脱贫“四大行动”,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生动实践。

实施“志智双扶”行动,破除贫困心理,引导群众“愿脱贫”

蒙田昌是七百弄乡弄平村必生屯的贫困户。过去,蒙田昌整天怨天尤人,三天两头跟其他村民产生矛盾,且性格刁钻,村民叫他“烂泥扶不上墙”。如今,他不仅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还从懒汉变成了大家称赞的勤劳汉子。

蒙田昌的转变,是帮扶干部踏破门槛,讲政策、说情理,给他打气的得到成果。为了帮助蒙田昌甩掉“等靠要”思想,帮扶干部不厌其烦的上门做工作,帮他解决危房改造、发展产业问题,引导他应聘保洁员公益性岗位,确保每月都有稳定收入。

长期处于贫困和闭塞状态,部分贫困群众认知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固化,视贫困为自然。激发内生动力,须立足实际,综合施策。

“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如果没有把‘让我脱贫’的被动思想变‘我要脱贫’的主动意识,就算帮扶政策再好、扶贫干部热情再高,贫困状况也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大化县委书记杨龙文说。

为了帮助贫困群众破除贫困心理,2016年,大化县实施“志智双扶”行动,从思想扶贫入手,通过“五讲”壮志:讲形势、讲政策、讲目标、讲对策、讲案例;“五送”“一帮”扶智:送手机、送电视、送电影、送信息、送技术、“帮助贫困家庭孩子接受教育”等措施,引导贫困群众远离等、靠、要思想,激发“宁愿苦干、不愿苦熬”靠双手改变命运的积极性。

实施“技能培训”行动,夯实发展基础,支撑群众“能脱贫”

拿起锅铲,戴上“厨师帽”,摘下“贫困帽”。2020年7月,贫困户覃宝、覃月前参加碧桂园粤菜培训后,凭借扎实的基础和培训所得,一举斩获2020年大化县壮瑶特色美食大赛、广西第六届农民工技能大赛大化县初赛9项大奖。韦玉妹、覃敢等多位贫困户也通过技能培训开了餐饮店,走上创业致富之路。

这些老实巴交的贫困群众,怎么也不敢想自己会离开自家的灶台,成为靠技术吃饭的“大厨”。

“授之以渔”,让贫困户有本领、懂技术、肯实干。大化县坚持“实地、实用、实效”原则,结合企业用工岗位需求,组织开展定岗定向的劳动技能培训,与厂企联合、与就业结合,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增强自身造血能力。

雅龙乡宏伟村弄耳屯贫困户韦法,家里4口人,膝下育有一个小孩4岁多,胞弟已是30多岁未曾婚娶,妻子因嫌弃家境贫困,生下小孩之后离家出走多年未归,弟弟又没有一份正经的工作,韦法变得自卑内向。因没有技术,他平日只能从事些苦力活维持家用。2018年,韦法报名参加焊工培训班,顺利拿到职业资格证书后,应聘到贵阳市南阳区高速路做焊工,月收入可以5000余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上述的故事给我们启示,帮助贫困群众掌握一定的知识、技术和方法,才能更好释放内生动力,真正做到“离开拐杖也能走路”。

实施“产业帮扶”行动,优选脱贫项目,推动群众“会脱贫”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激活脱贫致富内生动力是产业扶贫的关键。都阳镇忠武村东皇岭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村级党组织+合作社+基地+贫困户”脱贫致富模式,发展沃柑种植,带动周边的贫困农户共同增收致富。社员连续在2019年、2020年获得分红,累计分红30万元,单户分红最高达5000元。

自脱贫攻坚战以来,大化县以产业扶持、金融信贷、典型示范、能人带动为驱动,通过资金、项目、政策支持,为产业扶贫提供有力支持。“党旗引领 联建联养(种)”发展模式,破解了大石山区贫困群众产业发展难题;“放母收羔”的湖羊发展思路,激发贫困群众产业发展激情;“美食驱动”战略促进一二三产联动融合,激发贫困群众自力更生、会脱贫的内生动力。

同时,进一步完善产业奖补、劳务补助等机制,因地制宜打造就业平台,拓宽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渠道,采取劳务补助等方式,提倡多劳多得、多劳多奖,防止帮扶工作中简单给钱给物、一兜了之,杜绝“保姆式”扶贫,杜绝政策“养懒汉”。

“白玉薯市场销路越来越好,加上今年政府产业奖补机制提高很多,今年种植30亩的白玉薯和玉米套种,预计年底收益在4万元以上。”大化县板升乡弄系村弄习屯村民蒙继芳信心满满。

因地制宜发展脱贫项目,让贫困群众学有目标、赶有方向。目前,全县“5+2”特色优势产业覆盖贫困户22037户,覆盖率98.33%,全县培育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551人,仅2020年全县发放产业奖补资金达7810万元,受益贫困户16131户。

实施“精神脱贫”行动,引导群众转变观念,确保群众“想脱贫”

“2018年我家脱掉贫困帽,2019年我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现在我是入党积极分子了。” 在六也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党支部,脱贫户韦洪兰说。脱贫后主动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大化县的一件新鲜事,更是贫困脱贫感党恩的具体体现。

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县贫困人口78人已成为正式党员,31人成为预备党员,1人成为发展对象,18人成为入党积极分子,356个入党申请人。

既从发展上、物质上帮扶,更从思想上、精神上激励,大化坚持在扶志上下功夫,利用年度各类专项行动,组织开展感恩活动,把政策宣传、受益明白、感恩教育作为重要内容融入到群众中间,不断增强贫困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感、满意度,激发感恩奋进的激情。据统计,2018年以来,群众对脱贫攻坚的来信来访诉求逐年下降,由2018年平均每月7.6件降至2020年平均每月2件,群众满意度、认可度逐年提高。

“从今年10月中旬起,每月20日前开展一次“美丽大化·清洁乡村”巩固提升评比活动,引导群众从旁观者转变成参与者,抓陋习改变,抓民风转变,努力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雅龙乡党委书记覃理徕说。

愿脱贫、能脱贫、会脱贫、想脱贫,怀着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大化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凭着自己的双手和汗水,走上脱贫致富大道,印证着“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真理。(黄炼)

(责编:王芳、许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