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县六陈镇:玉桂飘香助力脱贫攻坚

2020年11月13日11:23  来源:贵港日报
 
原标题:六陈镇:玉桂飘香助力脱贫攻坚

“一世‘桂’气盈门,出入贵人相助……”近日,龙三新居落成,主人说完一连串吉利话后,将一串串缀着桂籽、桂叶的桂枝挂在梁上、大门边;紧接着,一家人在新居前后种上数棵小玉桂,以“桂”寓“贵”,期盼一家人吉祥如意、贵气盈盈。

这是平南县六陈镇的一个风俗。在当地,无论结婚生子,还是过年过节,凡逢喜事,人们都要用玉桂枝叶熬水沐浴,然后再给祖宗敬香、敬桂,以表敬重。

玉桂,又名肉桂,是生长在亚热带的常绿乔木,世界名贵香料植物之一,有“南方人参”之美誉,是贵港市的市树。靠近北回归线的六陈镇,热力强,日照足,西江支流白沙江穿流而过,每年雨水丰沛,是远近闻名的“玉桂之乡”,所产陈桂皮厚、油多、味醇,是世界三大名桂之一,出口东南亚及欧美。

深秋时节,记者来到六陈镇采访。该镇镇长谭尉明介绍,六陈镇种桂可追溯到明朝,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2008年,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通过,广西玉桂正式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平南县排在保护前列。目前,全镇种植玉桂6万亩,玉桂加工企业30多家,比较大的桂油厂2家,产值约1.2亿元。

“玉桂全身都是宝。”登塘村干部卢朝勇指着满山的玉桂对记者说,清明期间的桂叶绿得冒油,最合适制作桂油、桂丁,剥下桂皮后的桂木则被卖到木片厂加工成木板。目前,该村2600多人种植玉桂2858亩,其中20多年以上的玉桂有1859亩,玉桂收入占到家庭收入的30%至40%。

中午时分,记者来到大妙村六陈柱章玉桂种植专业合作社。秋日的阳光暖暖地照着,空气弥漫着浓郁的桂香。村民把一捆捆桂枝搬到磅上,理事长覃柱章随即过秤点钞,让大家又是一阵爽朗的欢笑。

当天,覃柱章共收上桂枝1000公斤。覃老板介绍,如果在旺季,生桂枝加上桂枝,每天能收购上万公斤。

“只要花点心思,一年收入10万到20万元是有的。”覃柱章告诉记者,大妙村有6000多人,是六陈镇连片种植玉桂最集中的地方。这里家家户户种植玉桂,从事玉桂经营的人家已超1000家。他们或者开档口收桂皮,或者开桂油厂,又或者直接上门收桂皮做二手生意,因“桂”串起一个巨大的生产、加工、流通产业链。

在脱贫攻坚战中,不少贫困户依靠发展玉桂生产增收脱贫。贫困户陆品程自家种植玉桂15亩,去年卖玉桂收入8000多元;平时还到六陈柱章玉桂种植专业合作社打工,每天收入100元,每个月也有近2000元入账,去年成功脱贫。低保户覃相安利用闲暇时间上山捡桂枝,两天也可以得一车桂枝,收入五六十元,应付日常开支不成问题。

因桂而“贵”。在大妙村,有不少上百年的玉桂树。覃朝文家院子里的玉桂树已有百余年树龄,曾经有客商开价超万元想要移栽,但主人“宁要子孙贵气”,不要钱。大妙村村民规划建设了一座气派的玉桂小圩镇,约200亩土地,200多户人家已搬迁入住,成为远近闻名的玉桂新村。

为了发展玉桂产业,今年六陈镇每亩补贴400元,扩种玉桂1万多亩。“我们正在把玉桂打造成为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让玉桂飘香子孙后代。”谭尉明说。(张思)

(责编:张芳、许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