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教育扶贫托起未来希望

2020年11月09日17:34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在六也小学少年宫,学生在开展科技试验。韦哲摄

扶贫扶智,教育为先。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狠抓教育保障工作,坚持司法督学,温馨劝返,推进控辍保学扎实有效,力保适龄少年儿童一个不少地接受义务教育。统计数据显示,该县先后成功劝返未按时返校学生1976人次,2018年—2020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分别为90.66%、94%、98.42%,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增强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造血能力。

司法督学温馨劝返一个不少

大化县采取“双线四包”及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把控辍保学责任落实到最基层,延伸到每个家庭。工作人员宣传义务教育及未成年人教育法,积极讲解教育惠民政策,解除家长后顾之忧,鼓励农村孩子爱学、乐学,并加强动态监测,摸清工作底数,建立销案台账,遏制学生辍学高发现象。

八好小学用水条件得到了改善。韦哲摄

实施司法督学,温馨劝返。针对雅龙乡蒙某某等5名家长因各种原因迫使子女辍学,剥夺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乡人民政府将他们告上法庭。2018年8月9日,大化县人民法院巡回法庭的法官们对原、被告进行调解,责成各位家长将孩子送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庭审活动给家长和旁听群众敲响了警钟,让大家明白,义务教育阶段不让孩子上学是一件违法的事情。

但是,大化县10多万群众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单亲家庭较多,他们精神上缺少关心,存在孤僻、叛逆等心理问题,厌学现象较普遍;“读书不如早挣钱”等家庭思想观念和社会诱惑因素对学生和家长产生不良影响,加上因残因病等原因,学生失学现象频频发生。

因此,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整合法院、公安、司法、乡村干部共80多人,组成20多个执法劝学工作组,跨境越省,分赴辍学生及其家长在区内外打工的地方,情理法并用做好劝返工作。

2019年11月,已经开学两个月了,但是七百弄乡戈从村有一位女孩左某尚未返校,也不与家里联系。联系帮扶该户的县工会主席韦姿羽多次上门了解,才知道左某去了广东东莞。经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的协调安排,韦姿羽与两位法官组成的执法劝返组约上其姐姐一同赴粤劝返。历经一天一夜的努力,才在一家电子厂找到她,劝返组讲法明理,并从长辈的角度谆谆开导,左某最终同意回校上学。

回到大化以后,韦姿羽把女孩安排到自己家中住了下来,把她当作亲女儿一样看待,并花了500元,给她添衣加鞋,以人文关怀让她感到温馨,然后把她送回学堂。

据悉,执法劝学工作组行程数万公里,成功动员110多名辍学生重返学堂。截至今年9月30日,全县实现贫困和非贫困子女失学辍学动态“清零”。

学生在七百弄实验学校的球场上进行篮球训练。韦哲摄

精心办学春雨润物细无声

大力实施教育项目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贫困山区的小孩享受现代教育的幸福。2016—2020年,大化县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及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等义务教育建设项目633个,总投资71503万元。

如今,在广大农村小学,漂亮起来了。在大化县城区,该县还建成了大化五中、民族新城小学、新城初中、拿银小学,新增初中学位6500个学位,小学学位5000学位,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子女及周边群众子女方便上学问题。这些学校目前已经全部投入交付使用。

狠抓教师配备,强化增量提质。2016—2020年,该县共招聘义务教育教师751人,充实全县中小学教师队伍力量,并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工作性补贴,提高乡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也小学学生在宽畅的操场做大课间操。韦哲摄

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大化县认真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实现所有贫困家庭学生应助尽助、应享尽享。2020年秋季学期,七百弄乡蒙某诚等在省外就读的大化籍600多位同学,每人收到几百元助学金。据悉,2016—2020年,大化县享受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累计达383939人次,补助资金2081671万元;全县享受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补助347045人次,补助资金18143.2764万元,资助政策覆盖率100%。

对特殊的小孩,给予特别的关爱。2020年,大化县在册适龄残疾儿童少年691人。该县成立大化县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对辖区内残疾儿童少年进行评估,推行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特教学校就读、儿童福利机构康复、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举办特教班、康复班就读的教育模式,提高“三残”儿童少年受教育覆盖面,努力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对因生活不能自理等客观原因不能到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重度残疾适龄儿童,该县采取送教上门模式,保障适龄儿童一人不少地接受义务教育。羌圩乡那良村百光屯儿童黄某涵,因三岁时从高坡摔下,导致双腿残疾,语言存在一些障碍,无法到学校上课。那良村小学安排教师黄浓芳、韦净民负责送教上门,提高甚认知能力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能力。据统计,该县接受送教上门残疾儿童达152人。(韦哲)

(责编:刘佳、陈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