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完成202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平南县坚持早谋划、细部署,广动员、深摸排,拓视野、重培育,抓整改、大宣传,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扎实推进换届选举前期准备工作。
坚持“早谋划+细部署”,提前预热升温。县委高度重视,紧紧围绕选出“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好、模范能力好、群众口碑好、综合素质好”的“五好”目标,提前谋划、统筹部署。制定换届选举专项调研工作方案,在今年3月即启动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集中调研工作,重点对班子职数、队伍结构、“一肩挑”人选、后备干部进行全面梳理,确保摸清底数。压实工作责任,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组织、民政、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协同机制,对农村优秀人才回引、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落实县级备案和任职资格联审、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明确分工。
坚持“广动员+深摸排”,抓实分析研判。由县处级领导带队,从组织、民政、政法、农业农村等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21个县级工作组,深入全县296个村(社区),采取“一排查、三访谈、三研判”工作法,统筹开展实地调研。期间共查阅档案资料1700多余份,走访农户17104户,面谈村(社区)干部2126人、村级后备干部4082人、优秀乡贤577人,访谈党员群众、村民小组长、党代表等17169人。实地调研结束后,县级调研组与乡镇(街道)领导班子召开专题会议,逐村分析研判,针对存在的班子整体运行不畅、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后备干部不足等问题,提出优化意见,及时整改落实。
坚持“拓视野+重培育”,建强后备队伍。出台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实施方案,采取调研发现储备一批、党员群众举荐储备一批、公开选拔储备一批、从外引才储备一批、机关事业单位选派储备一批的“五个一批”方式,按照不低于村(社区)“两委”干部岗位职数1:2的比例配备后备干部。建立村级后备人才信息库、档案库和培养台帐,做到“一人一档、一村一册、县乡有库”,打好人才储备基础。目前,全县储备村级后备干部6019人,其中35岁以下3645人,大专以上学历2831人,经济能人467人,女性1762人,党员3385人。对后备干部逐人研究制定培养方向和措施,纳入村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并建立“1+N”结对帮带和实岗锻炼等机制,帮助逐步掌握工作方法,提升工作能力。
坚持“抓整改+大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在前期调研基础上,针对排查出的22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全部落实“一肩挑”,并结合14个重点、难点村,通过实行“一村一策”、领导包村、派驻工作组等形式及时进行集中整顿,努力把问题消除在换届之前。率先出台村(社区)“两委”主要负责人离任交接办法,着力解决村集体“三资”家底不清、台账不全等突出问题。广泛宣传村(社区)干部待遇报酬、激励机制及后备干部的推荐条件、发展前景,提高优秀人才吸引力。通过微信公众号、公示栏、黑板报、广播、网络、谈心谈话等形式宣传换届政策及纪律,提高群众知晓率,持续营造关心、关注换届选举的浓厚氛围。(孔令杰 杨青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