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释放活力 区域经贸合作升级

——来自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调研

记者 庞革平

2020年10月15日09:26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选择东南亚主播用当地语言直播带货,可促进平台、商品与消费者的联系沟通,给粉丝们带去更直观、新鲜和形象化的互动交流方式,形成消费冲动。”启迪创新跨境公司总经理丁国勋对记者说。

为更好地服务国内及海外卖家,启迪创新跨境与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推动东南亚最大的电商平台Lazada在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建设跨境电商创新服务中心,利用广西东南亚小语种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构建卖家孵化、跨境电商直播、多语种跨境电商培训等服务体系,已经吸引120多名东盟主播入驻直播间。

从推动中国—东盟跨境电商产业发展,到推进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互联互通,扩大海铁联运覆盖范围,加快中马“两国双园”建设,深化跨境产业合作,一年来,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坚持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的要求,在推动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改革创新成果,为推动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升级奉献“广西力量”。

充分发挥政策叠加优势

建设面向东盟、特色鲜明自贸试验区

在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面对手机镜头,越南籍主播陈光辉熟练地用越南语介绍着产品。在直播后台,他的同伴忙着确认订单,第一时间将货物发往消费者手中。统计显示,今年前7个月,南宁跨境电商进出口货值7.07亿元人民币,实现逆势上扬,业务量排名全国跨境电商综试区前列。

今年30岁的陈光辉正在广西外国语学院留学,今年初,在老师的建议下,尝试进入跨境直播行业,学习带货技巧。虽然事业刚刚起步,但陈光辉目前的月收入已超过5000元人民币。

曾在印尼留学的梁叶也看好跨境直播发展前景,进入行业1年多时间,刚刚25岁的她不仅成为网络上小有名气的印尼语主播,还在印尼布局服务网点。

凭借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三区”叠加的政策优势,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力发展南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南宁片区实行国际邮件、跨境电商、国际快件“三合一”集约式监管新模式,启动跨境电商出口退货模式,解决跨境电商出口商品“退货难”问题。

今年疫情期间,广西跨境电商企业利用“客改货”国际航班开展跨境电商出口包机业务,面向东盟的跨境电商物流通道建设日趋完善。

在位于南宁片区的中国—东盟金融城,中银香港东南亚业务营运中心、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东盟保险服务中心、北部湾产权交易所已揭牌开业,中国—东盟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得益于与东盟金融合作平台,越来越多的东盟客商前来广西寻找商机。北部湾产权交易所集团是负责集聚面向东盟的要素市场的企业。该公司董事长韦明芳介绍,已在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等东盟国家建立服务站点。2019年以来,中国投资者与柬埔寨客商,通过该平台,达成的山林承包经营权项目交易额超过35亿元人民币。

“柬埔寨等东盟国家山地林业资源丰富,急需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中国投资者资金雄厚、技术先进,通过我们平台可以迅速达成交易,降低沟通成本,效果非常好。”韦明芳说。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发展,挂牌伊始,要求抢抓历史机遇,以更高政治站位认识和推动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承担起建设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2019年8月30日成立以来,南宁、钦州港、崇左三片区与东盟国家不断深化合作、增进互信,新设企业11354家,其中外资企业89家;实际利用外资占广西同期总额的13.8%;外贸进出口额超1308亿元,占广西同期总额的30.9%。

陆海新通道建设提速 与东盟互联互通升级

“以前,货船要在港口停泊8天才能卸完货,货物在码头存放,接受查验后,还要再次装车运到工厂,费时费力。现在,货车在船边提货后,可直接运回工厂,货船停港时间压缩到4天,公司每年节省的费用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广西港青油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波对记者说。

“我们公司产品在中国西南地区市场供不应求,销售额每月都增长30%以上,经销商基本都是零库存,需要排期才能供得上货。”周波说。

庞大的市场需求坚定了投资信心,该公司决定在位于广西自贸试验区内的中马钦州产业园内投资7.8亿元,建设集棕榈油、调和油精炼于一体的粮油加工基地,利用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丰富的棕榈等资源,开展深加工业务,开拓中国市场。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宗文介绍,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以来,积极推进陆海新通道互联互通,扩大海铁联运班列覆盖范围,现已开通至重庆、四川、贵州等6条海铁联运班列线路。海铁联运规模不断扩大与东盟互联互通升级,目前,北部湾港已开通3条远洋航线以及52条集装箱航线,其中至东盟航线19条。

为加快畅通海铁联运“最后一公里”,广西还建成运营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工程,启用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港口作业区智能卡口,成为全国铁路中心站首创的具备海关、铁路、港口三方联合监测功能的卡口;竣工钦州港东航道扩建二期工程,钦州港可通航10万吨级集装箱船,正式进入一万标箱大船时代;广西还开工建设全国首个海铁联运集装箱自动化码头,泊位可满足世界最大的20万吨级集装箱船靠泊。

与此同时,广西加快畅通陆路东盟物流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陆路运输通道—中越跨境铁路崇左至凭祥段自2020年3月启动前期工作以来,仅用4个月时间就完成可研阶段前期工作,2020年7月正式获得核准批复,计划近期开工建设。

随着系列通关便利化改革举措的实施,1-6月,广西口岸进口整体通关时间为6.94小时,全国排名第一;6月,广西海运口岸进口整体通关时间为23.04小时,陆运口岸进口整体通关时间为1.3小时,在全国沿海和沿边地区均排名第一。

王宗文说,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下,今年1-8月,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303.4万标箱,增幅达34.63%,集装箱增速连续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在全国沿海主要港口中处于领先地位,迅速成长为全国最大的海铁联运基地之一,成为服务我国中西部地区开放发展最便捷、成本最优的国际门户港。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增长近一倍。今年1-8月,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累计开行2643列,同比增长96%,增长近一倍,已超过去年全年运输量。

广西自贸试验区正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之前如果办出用地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最起码要一个月到两个月的时间,现在一般承诺15个工作日就能做好。”广西华谊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工业气体岛项目副总监唐伟春说。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以来,深入推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改革,健全外商投资服务体系,有力促进了面向东盟的产业体系发展。”中国(广西)自贸试验区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厅长、自贸办主任蒋连生介绍,广西自贸试验区重点推动与东盟的区域合作。为加快推进这一开放领域的重大举措,广西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完善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和风险防控体系,各片区围绕人才、土地、资金、技术、知识产权等产业发展关键要素,出台专项支持政策,加强与东盟国家在临港石化、汽车产业、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等方面的国际合作,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产业链、供应链。

目前,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钦州、崇左片区,均已增设“外商投资综合管理应用平台”端口,实现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审批、备案事项由各片区办理,建成招商引资项目代办服务、政企沟通、优化营商环境投诉举报三大平台。今年1-6月,广西自贸试验区通过外商投资信息报告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0家,合同外资3.5亿美元。

上述创新举措有力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重点产业集聚效应初显,广西自贸试验区日均登记企业数量达到挂牌前的3倍,一批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广西正谋划在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打造中国-东盟经贸中心,按照国际化标准、商业化运作原则,集聚外事、商务、法务、税务、关务、金融、物流等专业化服务集成,打造中国与东盟间“一站式”贸易投资服务平台。

“广西自贸试验区离东盟很近,不仅要打造吸引国际投资的‘洼地’,也要建设中国各地企业到东盟投资的‘中转站’。”广西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莫前锋表示,接下来,将在广西自贸试验区内完善服务境外投资的市场主体,培育一批提供法律、金融、物流、人才培训等专业服务的中介机构,帮助中国国内企业解决到东盟投资“做什么、怎么做、找谁”的难题。

制度创新取得早期收获 形成广西特色

“选择落户广西自贸试验区崇左片区,得益于免收厂房租金、税收减免、跨境劳务等优惠政策,今年10月底,我们建设的15条生产线全部开通,预计今年产值达1800万美金。”台资企业广西自贸试验区良维电子有限公司经理张铭渊介绍。

良维公司总部位于深圳,主要为三星、苹果、佳能提供配套电子产品,以前需要利用水运经香港再转深圳运送货物,现在生产的产品可以直接通过凭祥出口到越南,再销售至世界各地。

张铭渊表示,目前该公司计划投资5亿元人民币在崇左片区建设厂房、办公楼和员工宿舍等,后续将逐步整合公司资源,将深圳的公司逐步搬迁至凭祥市,计划五年内完成目标,预期年产值28亿元。

制度创新是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核心任务,也是检验自贸试验区成效的重要标准。蒋连生表示,广西自贸试验区聚焦面向东盟、陆海联动和沿边开放三大特色,积极开展差异化探索,通过矩阵式项目管理模式强化制度创新,全面落实各项改革试点任务,形成了一批具有广西特色的创新经验,众多企业选择到此加大投资力度。

今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促进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支持政策》,聚焦改革优先权、产业发展、财税金融、招商激励、引进人才、产城融合等方面,提出30项优惠措施,支持各片区加快建设。

在支持产业发展方面,广西对中国—东盟特色优势跨境产业链、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权益类平台、跨境金融、跨境电商、跨境物流等领域的企业,按其当年对地方的经济贡献的50%—70%给予奖励;对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等企业发展给予支持,其中,总部企业落户开办,最高可得到1亿元人民币奖励。

为引进高端人才,广西自贸试验区鼓励外籍人才和留学生就业,对符合条件的外籍人才和留学生,将给予工作许可证、居留许可证、教育医疗等便利,解决其后顾之忧。

广西自贸试验区还积极支持各片区开展自主性、差异化改革,在推动中国—东盟国际经贸合作中探索新机制、新政策,构建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

为推进和保障广西自贸试验区建设和发展,9月2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从管理体制、投资促进、贸易便利、金融创新与服务、面向东盟开放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政务服务和综合监管、法治环境等方面,作出全面规范,提出自贸试验区应当加强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合作,充分发挥与东盟国家多双边机制,创新“两国双园”、跨境产业园等中国—东盟产业产能合作新模式,建设面向东盟、辐射全球的区域性国际加工制造基地、总部基地,加快构建跨境物流、数字经济、机械电子、汽车及零部件、绿色化工、纺织和食品加工等中国—东盟特色跨境产业链,带动跨境金融、跨境物流等现代服务链全面发展,打造中国—东盟跨境产业合作示范区。

“在积极探索促进沿边经济发展的新路径方面,我们已创新开展互市贸易‘集中申报、整进整出’通关新模式,建立边境地区跨境人民币使用‘银行+服务中心’模式,开展银行间越南盾区域交易,开展‘四证两险一中心’跨境劳务试点。”蒋连生说。

蒋连生介绍,一年来,广西自贸试验区已完成国家《总体方案》赋予的120项改革试点任务中的58项,累计完成率达48.3%,实施率达89.1%;下放自治区级行政权限162项,落实“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事项545项。

蒋连生表示,接下来,广西自贸试验区将以建设引领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高标准高质量自贸试验区为目标,聚焦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边境开放合作、面向东盟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重构等领域,着力打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发展环境,全力促进开放型经济集聚。 

(责编:李敏军、陈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