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池市卫生健康委以加强党建工作为抓手,将党建工作和打造寿乡中药材品牌统一起来,着力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资源在产业扶贫中的支撑作用,全面助力贫困山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带动全市4.7万户贫困户发展种植广豆根(山豆根,下同)、十大功劳、红豆杉、丹参、鹅掌楸等10多个品种,种植面积达3万亩,平均每个贫困户种植1-3亩,实施订单农业,贫困户实现种植药材增收1000万元以上。山豆根中草药产业发展多次在区、市相关会议上作经验介绍,引起区内外高度关注,成为全区乃至全国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典型案例。
立足特色,把党建工作融入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做大中药材品牌
中草药十大功劳、广豆根(山豆根)属于广西重点发展的传统地道药材品种,为中医临床种植品种用药材之一,是河池具有保护和发展的本地药材品种资质。为实现特色资源产业扶贫发展目标,河池市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强化龙头企业和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作用,通过“党建+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形式,做大十大功劳、山豆根中药材品牌。一是定核心区。在中药材品种资源调查的基础工作上,以金城江区、环江、南丹、凤山、巴马、都安等野生资源丰富、发展种植基础条件较好的6区县为核心,大力发展推广十大功劳和山豆根种植。二是选优质种。在创新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发展服务机制理念的同时,积极引进优质中草药材种植,并从科学育种到回收加工提供产业“一条龙”服务,不断壮大中草药材种植加工产业链。产业由2012年全市零星种植的3000亩增加到2019年核心区的3万亩,平均亩收益达1万元以上,两年来受益贫困人口达10.7万人。目前已在凤山县核桃套下种植十大功劳药材面积达6000亩,南丹县油茶地中套种山豆根药材面积约3000亩,计划继续套种2万亩,计划建设一个年产1300吨干品的加工厂,带动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三是建好基地。把中草药十大功劳、山豆根作为河池市特色产业药材种苗繁育保障基地。由广西东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凤山县佳弘种苗有限公司分别为河池市最大的山豆根(广豆根),十大功劳种苗繁育企业,先后投入2000万元建立了环江县、凤山县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和金城江区三境村综合种植示范性基地,基地建有标准化温室大棚10万平方米,年培育广豆根、十大功劳种苗各2000万株以上。实现种植户和药材加工企业双赢目标,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发展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创新模式,将党建工作融入园企科研基地建设中,做强中药材品牌
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将党员干事创业激情与中药材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从科研技术突破和药材基地建设入手,创新发展模式,实现示范带头作用。一是园企合作“定制药园”,提升产业科技含量。积极引导、服务药材企业与广西药用植物园研究所“定制药园”签订合作协议,全力指导企业建立标准化育苗基地,提高优质种苗产出率,提升山豆根种植技术能力。同时,积极争取自治区科技特派员2位首席研究员不定期为企业提供山豆根育苗、种植、病虫防治等技术服务,到乡村屯户传送技术培训达200场,3万人次,先后在各部门召开产业扶贫现场会上作经验介绍30余次。二是政所联姻“共建药园”,提升基地品牌效应。2019年6月,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种植中草药山豆根(广豆根)扶贫产业示范基地获批成为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的扶持产业园。三是采取“示范引领”的模式发展中药材产业。农业部门成功招商引进广西凤山县佳弘种苗有限公司成动试种50亩本地野生道地药材十大功劳,现扩大到6000亩,种育苗100万株扩大到1000万株。2019年科技部门试种的丹参是主治心脑血管病的药材,市场需求量大,经检测,其药效是药典规定值的2倍以上,按市场价计算亩产值达到4000元以上,成动试种100亩山东道地药材丹参高产示范基地,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融合发展,“党建+”模式打通和拓宽产业链,逐步做活了中药材品牌
党建工作是产业发展过程的灵魂和催化剂。抓党建,凝聚了人心,突破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难题问题,比如思想认识问题、资金筹措问题、技术突破难题、市场营销问题等等。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一套适合河池大石山区发展种植的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方案。通过“党建+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种植管理、加工研发、流通销售模式,逐步走出了一条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之路,不仅保证了产业标准化种植和药材产业品质,也大大提高了十大功劳和山豆根的市场竞争力。一是打通融合发展“最后一公里”。通过“企业+流通企业+医院”三方联合签订合作协议,链接种植、加工、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等服务,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中医药壮瑶医药产业”卖出“两倍中医药壮瑶医药产业”的价值,年产值达5000万元。在产业发展中,以广西东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凤山县佳弘种苗有限公司为龙头,建成集中医药壮瑶医药产业繁育、育肥、中医药壮瑶医药产业精深加工;在生产流通中,以广西植物药园为纽带,依托其中草药现代化高科技产业支撑带动全市中药、壮瑶药生产物流基地。二是打造融合发展“第一药品牌”。把河池喀斯特山区中草药十大功劳、山豆根种植基地与环江、凤山、都安、南丹等中医药壮瑶医药基地整合,打造“河池寿乡中草药材”品牌。据不完全统计,河池市拥有药用植物1676种,占广西全区4623种药用植物的36.25%,占全国1.1万余种药用植物的15%-20%。其中广豆根、十大功劳、铁皮石斛、红豆杉等主产道地药材高达90%以上,已具有明显的规模化优势。目前,河池十大功劳、山豆根等中草药材远销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国内一线城市以及菲律宾、老挝等东南亚国家,初步实现“中草药材在河池种、根在全国卖”。 2019年以来,河池深圳巴马大健康合作特别试验区引进4家合作企业6个项目,投资额2亿元。第一批跨异地层面统筹推进项目“大健康扶贫产业园-中药材种植”项目,巴马国际长寿中医康养胜地升级发展,中医养生堂等示范基地。打造中医药种植科普园种植十大功劳、山豆根、铁皮石斛、红豆杉等道地药材,配套建设加工厂,项目建成后,将直接为项目区贫困户提供近500个工作岗位,为项目区农户实现200户年均增收1.5万元以上的目标。(覃巍乐、杨爱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