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刻认识国有企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党的十九大以来,广西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与全国一样取得重大进展,为推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资产规模看,截至2019年,全区国资委系统国有企业资产总额3.55万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1.14万亿元,与2017年底相比,分别增加20.51%、26.05%;其中,自治区国资委直接监管的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66万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4772亿元,与2017年底相比,分别增加28.29%、35.64%。
从经营效益看,2019年底,全区国资委系统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7975.23亿元、利税总额527.92亿元,与2017年底相比,分别增加16.53%、6.4%;其中自治区国资委直接监管的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857.30亿元、利税总额420.70亿元,与2017年底相比分别增加28.12%、20.23%。
从科技创新看,自治区国资委不断加强对企业科技创新和新产品研发的政策引导支持,批复设立各类创新投资发展基金,把企业研发费用视同业绩利润,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倍视同业绩利润,鼓励企业立足主业,强化自主创新,三年来70多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广西科技进步奖、发明奖,进一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了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
从企业改革看,广西国企改革顶层设计落地见效,一批重要改革试点取得积极成效,混合所有制改革稳步推进, 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不断加快,法人治理结构日趋完善,分配机制改革逐步完善,国有资本布局不断优化,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完善,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取得重要进展,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中不断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从社会责任看,广西国资国企在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维护广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支撑带动经济稳定发展,实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参与脱贫攻坚,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主力军和顶梁柱作用。
从国资监管看,自治区国资委不断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服务企业效率。加强投资监管、规范并购重组、加强担保管理、严格对外捐赠、严防债务风险、加强清产核资管理、加大审计力度、规范产权流转。建立健全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企业内控体系,加强风险管理、合规管理的监督,严格对违规经营投资问责,不断提升监管效能。
从党的建设看,自治区国资委监管企业拥有超过20万在岗职工、4000多个党组织、7万多名党员,是广西工人阶级队伍的骨干力量,是一支关键时刻听指挥、拉得出,危急关头冲得上、打得赢的国资国企队伍。
现代经济发展表明,企业强则国家强。从党的十九大以来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实践看,广西国资监管的协调性、系统性、有效性不断增强,广西国有企业的发展信心、发展能力、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这充分说明党的十九大以来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自治区党委、政府推动广西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切实增强深化广西国资国企改革的信心决心,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广西国有企业不动摇,理直气壮发展壮大广西国有经济,确保广西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好局面更加巩固。
二、准确把握做强做优做大广西国有企业的目标任务
党的十九大以来,广西国资国企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全力推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严监管、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国有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国有经济综合实力明显提升,朝着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
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不断优化,研究出台监管企业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方案和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推动国有资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和优势产业集中,向优势企业聚集。2014年以来,自治区国资委监管企业从60多户重组压减至16户,3户企业营业收入超千亿元,6户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广投集团2020年跻身世界500强第490位;先后组建数字广西集团、广西环保投资集团、广投新材料集团、广投健康产业集团等新兴产业投资运营平台,近两年自治区国资委监管企业新产品产值增长年均超过18%,2019年末监管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比2017年末下降1.55个百分点;加快出清“僵尸企业”,压缩管理层级,减少三级以下法人企业183户,处置低效无效资产,瘦身健体、提质增效;聚焦实业主业确定战略、集中资源,增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2020年监管企业计划投资总额为1997.89亿元,其中主业投资占比达98.66%。
国有企业转型升级持续加快,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和新产品开发,注重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努力在关键领域和“卡脖子”项目上取得突破,2019年企业研发投入同比实现70%以上增长,截至2020年8月监管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112.98亿元,同比增长34.82%;突出数字赋能,构建数据驱动的工业生产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推动钢铁、铝业、蔗糖、工程机械等传统产业不断改造升级;健全企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努力聚集造就一批高精尖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潜能,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大健康大物流、现代金融服务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柳钢钢材、建工糖机、柳工机械、广西路桥、柳工欧维姆、玉柴发动机、南南铝材等一批产品在国内外打响了“广西国有企业品牌”。
国有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切实扛起全区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的主力军、排头兵重任,在实施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全区大局中担当有为。交投集团、港务集团、机场集团等大力推进全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广西“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宏桂集团、旅发集团、柳钢集团、林业集团等主动承担重大专项任务,落实好政企脱钩企业托管和处置、棚户区改造统贷平台、重大项目建设等工作;建工集团、物资集团、北投集团、汽车集团、农投集团等国有企业在疫情防控中捐款捐物、在脱贫攻坚中扛起责任、在经济建设中全力以赴,为广西稳增长、促发展、保民生作出突出贡献。
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加强统筹谋划、精准施策,全力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向纵深发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等一批重大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今年8月,建工集团与绿地集团完成混改签约,成为广西国有企业引进世界500强实施集团层面混改的标志;借力产权市场、搭建国企民企对接平台,撮合混改项目,支持企业集团与所控股上市公司通过资产置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方式进行资产重组,推进核心业务资产上市;加快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依法梳理出45项履职事项,将部分审批事项授权企业自主决策,激发企业活力;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按照外部董事多于内部董事的目标向14户企业委派外部董事,4户企业已按规范董事会建设要求配齐董事人数,加快推进企业总会计师委派工作;深入推进分配机制改革,实行企业工资总额分级分类管理,将11户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方式由核准制调整为备案制;加强法治国企建设,推动落实总法律顾问制度,开展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加强企业资产负债约束,推动企业减债务降杠杆;按照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批示精神,研究出台深化改革、加强管理的“1+17”政策文件,有针对性地提出“36条”具体措施和17户监管企业“一企一策”深化改革、加强管理的实施方案,指导企业抓好整改落实,提升发展质量。
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是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重大意义,奋力推动国资国企实现高质量发展。下一步,我们要大力推进广西国资国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好国有企业在构建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的龙头带动作用,使广西国有企业成为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专项任务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三、扎实做好广西国资国企改革的重点任务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以及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深化广西国资国企改革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新的更高要求。广西国资国企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不负历史使命,勇担时代重任,根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制定切实可行的《广西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的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坚持“两个一以贯之”,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加强广西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落实董事会职权,保障经理层依法行权履职,大力推行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夯实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基础,加快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
推进广西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围绕服务国家和自治区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发挥广西国有经济在优化结构、畅通循环、稳定增长中的作用,推动广西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提升广西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清理退出不具备优势的非主业和低效无效资产,完成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积极稳妥深化广西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分层分类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合理设计和调整优化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结构,稳慎开展混合所有制企业骨干员工持股,推动广西混合所有制企业深度转换经营机制,加强监督,把准方向,力求实效。
健全广西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强化广西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面推进用工市场化,完善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灵活开展多种方式的中长期激励,真正实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
加快形成广西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聚焦管资本,深化广西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优化管资本的方式手段,有效发挥广西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作用,统筹管资本要求改进考核评价体系,健全协同高效的监督机制。
加强广西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广西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广西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激励企业领导人员担当作为,以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工作成效。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当前,广西国资国企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加以解决。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标准,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进一步提高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为促进广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作出国资国企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广西国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