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结出“黄金果”

2020年09月17日08:48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那云村大棚甜瓜喜获丰收。李梅摄
那云村大棚甜瓜喜获丰收。李梅摄

人民网南宁9月17日电 9月9日,南宁市邕宁区新江镇那云村那全坡大棚甜瓜种植基地充满了欢声笑语。广西农科院蔬菜研究所领导和技术人员、驻那云村第一书记及后盾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中心)领导同事、那云村甜瓜种植户齐聚基地,一同摘瓜品尝,热烈交流,共同庆祝那云村大棚甜瓜喜获丰收。

大棚内茂密翠绿的瓜苗上结着一个个黄灿灿的甜瓜,忙碌的农户们将甜瓜采摘下来现场售卖,不到两小时,第一批成熟的瓜便销售一空,每位农户脸上都挂着满满的喜悦。种植户周大雄开心地说:“我家种了两个棚,这一季产量有1800斤左右,如果销售价7元/斤,就可以有上万块钱收入了。种完这季,我想赶紧把地整好种下一季,正好可以赶在元旦节前出瓜,卖个好价钱。”活动现场,大家品尝了那云甜瓜后都赞不绝口,广西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唐胜书记说:“第一次种甜瓜能有这样的成绩,很不容易,真正地把科技产业扶贫工作落到了实处,为村民脱贫致富做出了积极贡献。”

那云村是邕宁区30个贫困村之一,已于2016年脱贫摘帽,特色产业是韭菜种植,每亩年收益上万元,对贫困户脱贫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韭菜经年种植后土壤质量下降,病虫害多,需轮作其他作物。此外,全村村级产业仍是花生、玉米、水稻等分散种植的传统农作物,收益很低。年青力壮的劳动力几乎全部外出务工,群众科技水平低、种植观念落后,没有农业专业合作社,致富带头人都难找。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必须要与扶智(志)紧密结合。第一书记与驻那云村科技特派员——广西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苦瓜团队的梁家作商量后理清思路:一要通过现场指导、技术培训等方式强化科技服务,提升群众种植技能,提高土地产出效益。二要因地制宜发展新产业,依托项目实施培育种植和管理人才,让他们成为那云村产业发展的“星星之火”。

2019年下半年,第一书记向邕宁区申请第一书记驻村帮扶经费,在村内建设2000平米的种植大棚,开展桂蜜12号甜瓜种植。为了消除村民顾虑,增强他们的信心,科技特派员与第一书记上门动员,最终选定了有意愿的6户村民(含3户贫困户),带领他们参与大棚甜瓜种植。

项目实施期间,广西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梁家作、刘杏连、周建辉、秦健几位老师给予了大力支持,每周到村指导。甜瓜种植初期,农户还保留着传统种植的随意性,时间、水量各个技术细节把握不到位。为了保证苗的质量,第一书记负责统一育苗,并在老师下村指导时记录下每一个技术要点,每天到地里查看大棚种植情况,反复提醒纠正农户,让他们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在农户忙不过来的时候,第一书记与他们一同打侧枝、授粉、选果。同时,组建微信群,及时上传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图片,做好病虫害防治,让老师们在群里诊断、“开方子”。随着项目推进,农户们的惯性思维和种植观念也慢慢得到改变,明白到讲技术、重细节对于农业种植的重要性。

“功夫不负有心人”。金秋时节,那云村那全坡的10个种植大棚里结着金黄诱人的甜瓜,农户们脸上挂满灿烂的笑容。预计2020年夏季那云村大棚甜瓜产量约有1万斤,总产值可达7万元以上。大棚种植一年可有三季,产出效益比传统种植高几倍。下一步,那云村将引导农户成立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继续种植几季甜瓜,熟练掌握技术,在做好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灵活调整种植项目,以蔬菜大棚为示范带动,建设那云村蔬菜种植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农户,改变那云村单一的种植结构,促进那云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李梅)

(责编:陈露露、李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