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海8月19日电 广西北海市精准乡村医生人员不足、老龄化、素质能力不足、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国家基本药物等制度落实难等瓶颈问题,出台《北海市乡村医生“乡聘村用”实施办法(试行)》。该市创新实施乡村医生“乡聘村用”,率先在全区为乡村医生落实“六险”,解决乡村医生的后顾之忧,破解乡村医疗保障难题,推动健康扶贫政策落地生效,助力脱贫攻坚。
创新“转身份”,破解乡村医生管理难。获得执业医师资格、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中医(专长)医师资格或者按规定接受县级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培训考核合格的乡村医生资格年龄不超过60岁的乡村医生,与乡镇卫生院签订聘用劳动合同,乡村医生身份由个体转变为乡镇卫生院自聘职工,全面接受乡镇卫生院的管理,破解了乡村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长期落实不到位的难题。截至目前,全市有扶贫任务的24个乡镇(街道)的334个行政村(社区)政府办村卫生室共聘用乡村医生357人,实现每个政府办村卫生室少有1名以上合格的乡村医生,织密村级医疗保障网底。
落实“二包”,破解乡村医生待遇保障难。把乡村医生的基本工资和社保保障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实施“二包”。“包工资”,由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组成乡村医生的工资。基本工资按各县区最低工资标准发放。绩效工资由乡村医生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药物制度、城乡居民医保一般诊疗费制度等考核得到财政补助构成。“包保障”,为乡村医生购买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以村卫生室或乡村医生为单位统一投保医疗责任保险,分担乡村医生职业风险。2020年,市县财政投入“乡聘村用”人员经费963.71万元,其中乡村医生基本工资经费646.21万元、社会保险经费303.91万元、医疗责任险经费13.57万元。实行“乡聘村用”后乡村医生人年均总收入可达6.76万元以上,人年均收入约增加0.5万元,普遍高于乡镇卫生院人员平均工资。通过落实保障待遇,解决乡村医生后顾之忧,提高乡村医生责任感和归属感,乡村医生岗位成为了“香饽饽”。目前,北海市“乡聘村用”的乡村医生年龄不超过60岁;村卫生室订单定向医学生三年计划培养245人,2018年、2019年共招生124人,今年9月将有84人毕业参加工作,乡村医生进一步年轻化;2020年报名参加卫生室订单定向医学生人员踊跃,报名人数远远超过105人的培养计划。
抓好“一规范”,破解乡村医生执业行为规范难。由乡镇卫生院定期对村卫生室实行严格绩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发放乡村医生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建立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双监督”工作机制,由卫生院和村委各安排1名工作人员担任监督人,对村卫生室和村医工作开展定期巡查,记录在案作为绩效考核重要依据,与绩效工资挂钩。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的作用,促进乡村医生严格履行国家和自治区的政策文件规定义务,按时在岗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执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一般诊疗费制度,规范乡村医生执业行为。2020年,市县财政按每个村卫生室3000元/年的标准,给乡镇卫生院拨付224个政府办村卫生室管理工作经费共98.7万元,保障开展管理和考核工作。通过“一规范”,提升乡村医生医疗服务水平,改善医疗环境,保障村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耽搁,高质量完成健康扶贫工作各项指标任务。截至7月20日,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4904人,符合政策参保率达到100%、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93.46%;门诊特殊慢性病门诊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86.90%;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服务网底作用充分发挥,贫困人口因病致贫核准率为100%,落实贫困患者分类救治政策,“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救治率为99.96%,“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救治进展率为99.97%,“重病兜底保障一批”救治进展率为100%,各项指标均排全区前列。
实施“五统一”,破解乡村医疗保障服务难。由镇卫生院统一负责村卫生室的行政管理、业务指导、人员聘用、资产管理和绩效考核等五项工作,把村卫生室融入卫生院管理体系,实现农村医疗卫生乡村一体化管理。全市投入资金472万元,新建18个政府办标准化村卫生室,为104个村卫生室重新配置医疗设备;县区对政府办村卫生室进行统一业务用房布局、统一挂牌、统一设备配置、统一制度上墙,规范村卫生室,为乡村医生提供完善舒适工作场所,为村民提供更好就医环境。铁山港区共投入290多万元资金,对全区政府办村卫生室进行统一翻新、统一标识、科学布局业务用房格局、安装空调。医保部门投入资金82.77万元,为全市政府办村卫生室安装了“村医通”并预交两年网络流量费,实现农村居民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均“有医保享受”。农村居民能够直接在村卫生室结算医保费用,提高居民享受国家医保政策的获得感。截至7月20日,北海市通过“村医通”累计就诊人次达98052人次,医保报销209.6万元。(唐振范、唐焕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