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都安在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以时不我待的磅礴气势,再次集中火力,向‘路、房、水’发起总攻,取得了明显成效。”近日,都安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陈继勇介绍说。
A 路,修到群众家门口
该县有1.53万个弄场,其中有人聚居的有7959个。弄场与弄场之间有山坳相隔,村民出门必须翻山越坳。这些弄场深浅不等,浅的有几十米,深的有百来米,出行不便。
“经过多年的努力,都安交通的‘毛细血管’不断向瑶山深处延伸,山弄间一条条公路纵横交错。”县长蓝如帅介绍,“目前,全县公路里程4000多公里,19个乡镇248个行政村实现乡乡通公路、村村通水泥硬化路。”
随着道路交通通行条件持续改善,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享受到了脱贫攻坚带来的红利,但仍有一些特别偏远山区群众的出行难问题未得到彻底解决。为了打通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今年该县决定对常住户有10-19户的自然屯开展挂牌作战,新建、续建屯级路125条189公里。
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大部分屯级道路建设项目都途经陡坡和悬崖峭壁,施工难度较大。为此,该县按照“一个项目、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思路,把项目进行分解,确保每个项目有人抓、有人管。目前,新建、续建的屯级路陆续完工。
B 房,安居梦一户不少
经过多年的农村危房改造,剩下的还没有达到住房安全保障标准的农户,都是条件最差、难度最大的困难户。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圆住房梦成了这些困难群众口中的高频词。
“如果没有党和政府补助的危房改造资金,我们一家还得继续挤在一间破旧的小房子里。”袁乃良说。67岁的袁乃良是隆福乡崇山村龙平队村民,拥有能遮风避雨的房子是他最大的梦想。就在今年初夏,袁乃良一家终于梦想成真。
今年,该县有2065户像袁乃良一样居住在危房或无房的四类重点对象和非四类重点对象。在农村危房改造住房保障政策和东西部协作资金阳光的“普照”下,他们的住宅条件得到了改善。
该县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围绕整县脱贫摘帽目标,全力推进住房安全保障的各项工作。为推动工作,该县成立住房安全保障战役指挥部,各乡镇、村均成立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该县抽调84人组成10个督导督战组,明确责任分工,分3个片区督导督战19个乡镇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并签订县、乡镇、村三级责任状,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顺利进行。
C 水,从“无水喝”到“喝好水”
“一场大雨山弄涝,三天无雨草木焦。”这是过去该县山区人畜饮水困难的真实写照。
脱贫攻坚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该县把解决山区贫困群众饮水安全问题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尽锐出战,攻坚克难,通过新建、扩建、改造等方式,推进饮水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截至今年5月,该县已全面解决贫困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实现了贫困山区群众从“无水喝”到“有水喝”,再向“喝好水”的转变。
6月10日,一场大雨过后,在拉烈镇地平村村部,一个容量200立方米的蓄水池盛满水,水池加上盖,多余的水从水池顶部的排水管溢出,新架的镀锌管接到各家各户。在村党支部书记卢森康家中,自来水龙头一开,立刻有水哗哗地流出。地平村十年九旱,过去都是靠天喝水。如今,该村已建有蓄水池58个,11个自然屯221户860人都用上了自来水,彻底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饮水问题。(记者 廖庆凌 通讯员 潘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