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扶贫有了“法” 脱贫有保障

2020年07月29日11:17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感谢你们为我指了路,我会通过合法途径解决我的诉求。”2020年6月9日,广西钦州市灵山县三隆镇金西村委“法援惠民生 扶贫奔小康”宣传活动现场,一直被邻里通行权纠纷困扰的村民吴某凤,在经过律师和法律工作者们的答疑解惑后哽咽着说。

脱贫攻坚路上,广西以贫困地区、薄弱环节、特殊群体等为重点,不断拓展深入贫困地区、深入田间地头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集中实施一批法律服务扶贫项目,确保公共法律服务不留缺口,为贫困地区脱贫摘帽提供法治保障。

畅通贫困地区法律服务渠道

社会矛盾纠纷多是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汪洞乡某个贫困村的特点,也是其脱贫路上的“拦路虎”。2020年5月28日,柳州市司法局组建公共法律服务团走进汪洞乡,深入贫困村、贫困户开展“一对一”法律服务帮扶,为贫困户提供法律服务和爱心帮扶。

“菜单式”供给、“订单式”配送、“回单式”管理,广西多管齐下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法律服务送到田间地头,送到百姓心头。

广西贺江律师事务所覃法运律师上门为贫困户解决法律纠纷。广西律师协会供图

广西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畅通法律服务需求与供给的交互渠道,为贫困地区群众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贫困村、贫困户矛盾纠纷做到月月排查,实现抓早抓小、应调尽调。

法援队伍深入开展“法律援助进万村”活动,贫困村法律援助联络员进村入户,使贫困户受援率达100%,并辐射到更多的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律师行业开展助力脱贫攻坚三项行动,为扶贫开发项目进行“法治体检”,配合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办公室等开展清理规范农村集体经济合同专项行动,还通过驻点帮扶、法律咨询、精神关爱、心理咨询、捐资助学等形式开展扶贫专项公益法律服务行动。

一直以来,广西公共法律服务坚持“不掉线”。优化“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全天候服务,依托广西法律服务网及移动客户端,打造法律服务脱贫攻坚专区,通过“电话办”“网上办”“预约办”等方式,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提供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

今年4月,广西司法厅研究出台十条措施,整合法治宣传教育、法律援助、公证等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为脱贫攻坚提供便捷高效、优质多元的法律服务,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做优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法律服务

2019年11月9日,桂平市司法局接到当事人曾某、吴某和蒋某的法律援助申请。这是桂平首例因辍学引发的“官告民”案件,相关乡镇政府是原告,当事人是被告,案件的特殊性引起了桂平市司法局的高度重视。

随后,桂平市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分别在木圭镇中心小学和麻垌镇第二初级中学对两起家长拒送子女入学案进行公开审理。庭审过程中,桂平市司法局指派的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做好应诉工作,有效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最终,被告和原告达成和解,辍学儿童顺利返校。

聚焦打好义务教育保障战役,广西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化控辍保学法治宣传教育、构建教育保障法律服务网络、优化未成年人教育保障法律援助。

桂林市临桂区司法局工作人员进校普法。临桂区司法局供图

梧州市、桂林市、灵山县、巴马县、那坡县等地的司法部门组建控辍保学宣讲队和控辍保学劝返工作突击小组,通过司法所和相关部门联合开展控辍保学法律巡回宣讲、开设法治安全教育课堂以及组织拍摄控辍保学法治宣传教育片等多种形式,为当地控辍保学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广西各地司法局还针对强行或变相要求适龄儿童少年退学、休学、转学以及校园周边安全、校园欺凌、雇佣童工等社会关注问题,及时组织法律专家解读,回应社会关切,不断提升控辍保学法治宣传效果。

据统计,今年以来,广西各地司法行政机关积极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主动参与控辍保学、整治学校周边环境、校园欺凌、雇佣童工等教育保障工作近3000人次,其中参与劝返失学辍学儿童少年近千人次;广西法律援助机构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5607件,受援人为未成年人的近2000件,为未成年人提供包括就学、保学、复学等教育权益在内的法律咨询共700余人次。

提升贫困地区法治建设水平

贫困地区法治建设基础薄弱,群众法律意识相对比较淡薄,广西司法行政系统发挥职能优势,强化普法依法治理,在脱贫攻坚战中彰显司法行政作用。

到贵港桂平市开展自治区定点帮扶单位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工作,深入河池环江、宜州等地开展法治扶贫调研,到南宁市马山县白山镇、古寨乡和贵港桂平市社坡镇、油麻镇等贫困地区督导各地做优做实易地扶贫搬迁以及定点扶贫等工作……广西司法厅通过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以“法治护航脱贫攻坚”作为扶贫工作重点,让法治真正“下基层”,全面推进法治扶贫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在整族脱贫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调解止纷争,法律服务常态化,筑牢了脱贫攻坚“法盾”。广西司法行政部门主动服务环江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力切入党委政府扶贫攻坚工作中心,加大法治扶贫力度,全方位宣传普及法律知识,积极提供优质公共法律服务,在助力打好毛南族整族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广西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统筹配置城乡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公证、司法鉴定、仲裁法律服务力量下沉,深入贫困县、乡镇、村开展相关法律服务,建立健全法律服务资源依法跨区域流动制度机制,解决贫困地区法律援助人才和资金紧缺问题,提升贫困地区法律服务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

梧州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值班律师正在处理群众来电咨询问题。广西司法厅供图

目前,广西506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全部纳入公共法律服务范围,安置点设有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站(室),满足群众就近法律服务需求。根据规划,今年广西会有50%的县(市、区)、30%的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要配备自助服务终端或“互联网+”智能展示平台等智能服务设备,让贫困地区的群众享受到无差异、普惠性的法律服务。

村级法律服务队伍扎根基层,广西还健全完善贫困村“1113”(即一村一人民调解委员会、一村(居)一法律顾问、一村一法律援助联络员、一村三个“法律明白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灵活采取现场教学、远程培训、送教下乡等方式开展培训活动,让“法律明白人”成为法治领头雁,提高村级法律服务队伍服务能力和水平。

扶贫有了“法”,脱贫有保障。随着脱贫攻坚到了决战决胜阶段,广西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更要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持续一体化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贫困村(社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贫困村“法律明白人”培养以及贫困村法律法规政策集中宣传,实现贫困村(社区)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大力提高依法治理水平,确保在脱贫攻坚和依法治理的双赢之路上行稳致远。(彭远贺、党舒、陈家兵)

(责编:彭远贺、庞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