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走向前沿 摘帽走向振兴

——龙州县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之路

2020年07月16日08:52  来源:广西日报
 

在龙州县下冻镇洞埠村坡姆屯健源种养专业合作社就业扶贫车间,贫困户正在进行摘茧工作。近年来,该屯大力发展种桑养蚕产业,村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增加。记者何学俏/摄

龙州,地处边境。古老村落、绿色资源、红色故事、边关风情,在这里交相辉映。

这个曾经集“老少边山穷”于一身的县,是广西首个“摘帽”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伴随脱贫攻坚的稳健步伐、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龙州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搬进幸福家园 共享发展成果

“搬进新房之后,我终于结婚了。”52岁的李福建原来住在龙州县水口镇埂宜村,靠种甘蔗为生,2019年搬进共宜幸福家园社区后,住进了新房,找到心仪的对象组成了家庭。稳定的收入、美满的家庭生活,让李福建对生活充满了信心,他说:“在这里生活,我挺满意。”

共宜幸福家园社区距离边境线不到1公里,这里的753户2328人,来自全县11个乡镇。易地扶贫搬迁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力抓手,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我心想着,只要把思想工作做透,就一定能动员老人出去住。”这段话出自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派驻龙州县彬桥乡安民村第一书记黄彦程的脱贫攻坚小小说《白云深处有人家》。这是他扶贫工作之余写的,一开头就记录了他在易地搬迁中动员贫困户搬迁的艰难过程。

“安民山路十八弯,一弯一弯云中转,转来转去迷了路,醒来躺在卜江屯”。在安民村最偏远的卜江屯,全屯9户只有1户老人在家。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说中,老人一直都不说话。末了,他说:“明天你再来吧,我带你看看我们家的土地。”老人的突然开口,让黄彦程本来沮丧的心顿时豁然开朗、信心陡增。

据悉,2017年底,龙州县全部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任务,共建成9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完成搬迁入住2221户729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147户7017人,同步搬迁74户275人,搬迁入住率100%。

易地搬迁户承担着固边守疆的重任。如何让他们定下心来生活?除了每个月的边民补助,龙州县在住房和就业上给了边民一颗“定心丸”。在住房上,积极给搬迁户办理不动产证,让搬迁户真正拥有自己的房子。

截至目前,水口安置点1、2、7、8号楼已完成测绘工作,其中1号楼78户搬迁户已具备办理不动产证条件。城南、城北、水口安置点的土地证已办理完成,其余安置点正在办理土地证。

2017年底,龙州县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利用扶贫奖补政策等招商引资,创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扶贫车间,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在城南、城北、水口三个大型安置点建有7个扶贫车间,先后引进灯饰加工、电子器件加工等企业进驻,以“订单式”来料加工的形式,提供就业岗位,既能安排移民劳动力就业,又能让移民兼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快融入、有收入。

记者了解到,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公安厅、当代广西杂志社、广西农垦局、南宁海关、中国人寿广西分公司等中直驻桂和区直单位定点帮扶龙州县,帮扶行政村23个,助力龙州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帮扶单位派驻当地的第一书记们,行走在山路上,一家一户奔走动员,一点一滴感化全村,一户不漏搬出深山,一心一意助民增收,一步一步带出路子。

产业稳收增收 扶贫成果巩固

近年来,龙州县围绕种植、养殖、贸易、旅游、工业五大扶贫产业,坚持“输血”和“造血”两手抓,确保贫困户通过产业发展实现稳收增收。

“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在脱贫攻坚中,自治区公安厅厅属各后盾单位和驻村第一书记因地制宜,探索扶贫特色路,尤其狠抓产业扶贫。该厅整合扶贫资金5200多万元,实施扶贫产业40多个,开展扶贫基础设施建设120多项,帮扶的龙州县7个贫困村已经通过国家和自治区的考核验收,1412户5183人脱贫。

目前,自治区公安厅对口帮扶的7个行政村推荐了“九个一批”边贸扶贫工程,形成了麻鸭、鸽子、黑山羊、菌菇、百香果、土鸡、肉牛、蜜蜂养殖、透水砖生产、农家乐经营、河谷漂流、光伏发电等一批农科特色种植养殖和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下冻镇扶伦村板端屯,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山洞——跑马洞,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避暑胜地。

6月28日下午,气温35℃。当记者在距离跑马洞还有20多米时,已经感受到一股凉意扑面而来。

进入洞内,有形状各异的石钟乳,似人似兽,惟妙惟肖。洞顶平坦,洞中有洞,长年有地下水从洞内深处向外汩汩流出,水中有鱼、虾、贝壳、石螺等水生物。

“家乡有这么好的资源,应该利用起来。”负责开发的旅游开发公司负责人介绍,2016年10月,在后盾帮扶单位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指导下,以1万元为1股,每家每户入股1-2股不等,板端屯自筹资金150多万元,在家乡开创了旅游项目。

依托地理及资源优势,通过推介,那些曾经不被村民们重视的美景,如今成了板端屯村民脱贫致富的幸福产业。全屯村民除了年底每户每股分红5000元之外,公司还优先安排贫困户参与景区务工,直接带动2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于2019年底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各种珍稀鸟类多达数百种,被称为观鸟“圣地”。

随着“观鸟经济”的兴起,龙州县顺势建设弄岗生态观鸟科普基地,作为精准扶贫的重点之一,指导村民算好经济账、制定爱鸟护鸟的村规民约,将房屋改造成民宿,成立“鸟导”队、后勤队等,逐渐形成以观鸟、拍鸟为主的休闲生态旅游产业。

如今,在弄岗附近,当地村民依靠观鸟旅游产业带动,每年户均可增收3000-10000元。在龙州县200公里之外的南宁某大酒店扶贫产品销售专柜里,来往的游客都能买到来自龙州县水口镇罗回村养殖的麻鸭系列产品。

(责编:庞冠华、李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