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播村在村尾建起了污水处理站,确保排入天生桥水库的水达标
祥播村在建设生态宜居乡村上建立了长效机制,制定有村级卫生公约、门前三包制度、保洁员工作职责等制度,购买了一台垃圾搬运车和一个垃圾拖箱、30个垃圾桶以及新建了15个垃圾池,同时配有6名保洁员,负责乡村的日常清洁工作。
“通过建章立制、大力宣传并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我们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变。”王定伟说,祥播村已经走出了脏乱差的时代,现在的祥播村环境清洁、山清水秀、生态良好、居住环境舒适。
治理有效 文明和谐
走进祥播村综合服务中心,门口最显眼的地方悬挂着2017年被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命名为“四星级”党组织的牌子。
“现在我们村已经获得自治区级‘五星级’党组织称号了,只是牌子还没到,没换上去而已。”指着门上的牌子,祥播村挂村工作队队员吕文合特意向记者介绍了一番。
村党支部是乡村治理的战斗堡垒。
“我们村党支部坚持以‘五好党支部’为标准,做到‘五带头’,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王定伟说,村里设立了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开展正常的就业、社保、教育、卫生、文体、法律等服务活动,做到村民办事不出村。
生活富裕后,祥播村群众建起了小洋楼
祥播村建立健全“四会”组织(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规定村民照章办事,共同遵守;积极推行村级“四议两公开”、屯级“一组两会”,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鼓励村民参加自治,提高村民自治的积极性。
为营造乡风文明氛围,祥播村村“两委”干部多次下屯征询村民的意见,收集村民反馈的信息,进行商讨分析,最后制定村规民约,组建“四会”组织,组建村级文艺队、男女篮球队、乡贤志愿服务队等群众性组织。
“今年受疫情影响,加上我们村红白理事会引导,村里有10多件红白事推迟或者简办。”王定伟说,以前没成立“四会”之前,村里的很多红白喜事都是大操大办,谁家不办流水席,就会被别人说抠门,又麻烦又浪费。现在村里办事,互相攀比、大操大办的奢侈浪费现象没有了。
祥播村文艺队载誉归来
为了传承壮族山歌文化,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祥播村村民自发成立了一支30余人的文艺队,每逢节假日和庆典活动该文艺队都会进行义务演出。2017年,祥播村被自治区文联授予“山歌文艺村”称号。
“我们村的文艺队可了不得,从2015年到2019年,文艺队参加的各种比赛一共获得了10个奖项。”祥播村文艺队队长罗荣芳说,只要不下雨,我们文艺队队员每天晚上都会到村里的戏台排练。
除了开展文体活动,祥播村每年都开展道德文明户和最美家庭评选活动,评出道德文明户和最美家庭各20户,通过评选活动,促进乡风文明工作的开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