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川县:“五大硬核举措”助推民营经济发展

2020年06月10日17:35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为优化企业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灵川县提高政治站位,创新工作思路,突出重点,聚焦难点,抓住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的机遇,通过“五大硬核举措”切实解决民营企业突出问题,为促进该县民营企业经济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保障。2020年4月,灵川县被自治区非公经济领导小组评为全区首批民营经济示范县。目前,灵川县民营经济总户数25419户,注册资金150.4亿元,从业人员41473人。2019年全县规模以上民营企业68家,完成工业总产值89.71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98.51%。

政策先行,服务助力,夯实民营企业经济发展基石。灵川县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灵川县重点企业服务工作制度》《灵川县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稳定工业经济发展实施细则》《创建全区民营经济示范县方案》《解决民营企业突出问题百日攻坚方案》等系列政策文件,发放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扶持奖励935万元,减免各项税费达1.7亿元,实现全县32家企业参加电力直接交易,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健全机制,主动补位,搭建民营企业良性发展平台。建立企业110专线服务工作制度,按照“专线受理、属地办理、跟踪督办、回访反馈”的工作机制,24小时受理企业通过电话、传真、短信、邮件、微信等渠道,反映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督促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同时积极开展解决民营企业突出问题“百日攻坚”等行动,深入实施“民营企业百日攻坚”“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年”“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产业大招商突破年”等系列活动,强化多部门协同,整合最大限度资源,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桂林桂康新材料有限公司投产后,该县加强与南宁铁路局、南部战区沟通汇报,在短时间内完成申报、审批工作,创造了目前国内最快的79天开通铁路物流专线的历史纪录。该县实施“双容双承诺”政策措施,简化办事流程,强力推动光大·云创谷项目实施,跑出了1月份落户,4月份开工的“灵川速度”。

以上率下,靠前服务,创造健康平稳有序的营商环境。灵川县实施“1234”县乡领导服务企业日工作制度和县四家班子领导、县科级以上领导联系服务民营企业工作制度,以现场办公、召开企业问题协调会和企业高质量发展分析会等形式,发挥政府的调控能力,加强政企联动,按照“多服务、少干预,多帮忙、不设障”的要求,积极改进对民营企业的管理与服务,形成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全力支持、企业自主发展的态势。同时细化职能部门责任分工,加大对民营企业财税支持,解决融资难题,打通扶持政策“最后一公里”。全县37名四家班子领导联系帮扶74家民营企业,114名科级领导每人联系帮扶1-3家重点民营企业,全方位为民营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2019年共为民营企业解决突出问题133项(次)。

开门纳谏,新型互动,认真听取民营企业意见建议。2019年以来,灵川县组织企业召开3次开门纳谏会议,专门听取企业提出的问题,请相关职能部门现场解答,能当场表态的,由县领导或局长当场表态,一时解决不了的,通过梳理,形成文字上报县委、政府,提交县委常委会或政府常务会讨论,形成决议,加以解决,同企业形成政府部门、企业互相尊重、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的新型互动关系;同时,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做强工业”的既定思路和为企业解难题“能快不慢”的原则,迅速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紧急问题,对金山新材料、桂康新材料、千年桂林、桂阳医药等重点民营企业进行了外观和内在提质改造,进一步扶持企业做大做强。

搭建平台,拓宽渠道,解决民营企业发展融资瓶颈。进一步推进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探索民营企业发展联保、互保、个人担保等多种担保形式,分季度向金融机构推荐优秀民营企业。同时引导和鼓励商业银行制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信贷规划,发展以民营经济为服务对象的特色分支机构,改进对民营企业的资信评估制度,优化信贷结构,不断创新面向民营经济的信贷方式和业务品种,引导银行和企业开展典当融资、租赁融资、贸易融资等多种形式的融资业务,搭建政银企交流合作平台,为企业提供“一企一策”服务,确保民营经济贷款增速、增量“两个不低于”。通过牵线搭桥,先后为桂康新材料有限公司解决融资3.2亿元,为桂林高铁产业园融资1.5亿元,还化解了三街景隆机械有限公司5000多万的银行贷款问题。(李涵碧 吕国慧)

(责编:李敏军、周雨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