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季节,岑溪市波塘镇脱贫村六肥村花红柳绿,鸟语花香,果蔬基地的一座座大棚内黄金蜜露甜瓜生机勃勃,绿叶繁花间点缀着一个个表皮青绿还没变黄的甜瓜,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
六肥村党支部书记廖以武说,六肥村投入700万元资金发展村集体经济和打造乡村旅游,通过出租村集体山庄、发展蔬果大棚基地、入股岑溪市闽辉石业有限公司以及在“黄金蜜露”甜瓜、草莓等瓜果采摘期发展乡村观光采摘体验游,多渠道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19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从2015年的0.25万元增加到10万多元,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跨越式的发展突破。波塘镇党委书记康永坤介绍,目前波塘镇四个贫困村村集体都发展有扶贫产业基地,每个村都有3个以上的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每个村集体经济收入都超过10万元,以多点增收确保脱贫的贫困村集体经济可持续稳定增收,化解返贫风险。
在岑溪象六肥村一样多途径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贫困村数不胜数,而马路镇五星村则是一个依靠发展村集体经济实现由弱到强、从贫到富的典型代表。“我们村过去村集体经济收入比较少,发展路径单一,每年的收入只有出租村集体山场110亩的租金0.39万元,是出了名的穷弱差村。”村党总支部书记甘华初说。
近年来,五星村聚焦点,强弱项,补短板,紧盯富民强村目标,多点发力,通过投入220万元资金入股到弘宝捷石业有限公司、马路中林苗圃花木基地、岑溪市汇港仓储有限责任公司、六发生猪养殖场等企业稳收分红,并于2019年将村集体林地发包出租给富祥公司,一次性获得租金120万元。同时,五星村通过为富祥石场的落户、办理手续和参与石场日常管理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每年村集体经济可获得管理服务费45万元。此外,五星村还在2020年2月底将原承租的约60亩的土地全部流转给岑溪市三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黄金百香果,每年可获得土地流转差价租金约1万元。综合几项,该村2019年集体经济收入130.08万元,实现了从“穷弱差”的贫困村到“富强好”的华丽蜕变。
如果说多途径是岑溪市搞活村集体经济的一个主要特点的话,那么岑溪市大业镇实行“三联”模式则是一个颇具新意的探索。大业镇分管扶贫副镇长黎荣臻说,大业镇除搞好传统的山林、铺面等村产的租赁外,探索实施“跨村联动”,整合包括3个贫困村在内的15个村民合作社资金100万元,建成一个年孵化鸡苗达100万羽的鸡苗孵化育雏基地,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预计这个项目可使参与的15个村(社区)每年村集体获得0.5万元以上的分红;并推行“村企联营”的模式,变“独木难支”为“共建共享”,引进广西玖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集村企之力共同建设大业镇鸡苗孵化、育雏基地与种鸡饲养基地项目。明确由公司为基地提供种鸡蛋、技术服务、终端销售等产、供、销一条龙服务,解决技术、管理、销路等问题,实现优势互补、共谋发展、同奔富路。按照目前市场鸡苗价格计算,预计大业镇鸡苗孵化基地每年收益达到52.25万元。与此同时,大业镇践行“基地联结”,变“单点发力”为“全面开花”。采取“种鸡饲养基地+孵化基地+育雏基地+牲畜屠宰基地”的发展模式,打造集种鸡养殖、小鸡育雏、肉鸡养殖、肉鸡深加工、鸡粪有机肥料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目前,鸡苗孵化基地已于2020年3月底投产并于5月销售了第一批鸡苗2.2万羽,种鸡饲养基地也已开工建设,建成后计划养殖种鸡8000羽,每年收入可达46.8万元。
笔者从岑溪市委组织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办公室了解到,目前岑溪市282个村(社区)都有3至4个集体经济增收路径。岑溪市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910万元,同比增长32.57%。有8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万-5万元,有106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10万元,有94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53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梁铁 谭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