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忻城:绿了荒山富了民

——滇桂黔石漠化片区一线的脱贫报告

2020年05月17日10:54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曾经荒芜的石头山,群众生存条件恶劣。忻城县委宣传部供图

“忻城群山光秃秃,遍野石头像白骨;遥看老鼠山上过,是公是母辨得出。”20年前,这首广西忻城县北更乡农民自编自唱的山歌流传一时,生动地描绘出当时石漠化的严重情况。

石漠化被称为“地球癌症”,忻城县地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石漠化面积占全县土地面积的46.4%,全县17.37万人居住在石漠化地区且大多数生活贫困。对于忻城县而言,一个战场有两场战役要打,一场是脱贫攻坚战,一场是生态保护战。

“搬”是最根本的出路

你能想象在石头缝里谋生计,饮水靠“望天”,接送孩子上下学要走6个小时山路的日子吗?遂意乡增仰村的蓝美先一家四口就曾生活在这样的山旮旯里。九分石头一分地,就算遇上好年景,种玉米的收成也仅仅够糊口。要是遇上干旱天气,不但要勒紧裤腰带,还要每天走2公里山路去附近村屯挑水。

增仰村地处大石山区核心地带,山高路远,交通闭塞。严重的石漠化让这里成为十里八乡有名的“穷窝窝”。一方水土难养活一方人,“搬”就成了最根本的出路。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严立政摄

2017年农历九月初六,蓝美先至今仍清晰地记得这个日子。这一天,他们一家搬出大山,住进了90平方米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开启了崭新的生活。“一拧水龙头就有自来水,孩子就在小区附近的小学读书,这样的好日子我以前想都不敢想。”蓝美先感慨道。如今,蓝美先在小区里公益性岗位任职,丈夫在县城工地做建筑工,夫妻俩每个月的收入加起来有4000多元,再也不用担心温饱问题。

石漠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若不综合治理,便会顾此失彼,难以奏效。为此,忻城县吸取以往简单治理的经验教训,巧打“封山育林与解决烧柴问题结合,退耕还林与土地整治结合,植树造林与发展经济林果结合,恢复生态与劳务输出易地搬迁结合”的组合拳,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以增仰村为例,94户260人整村搬迁出来后,原住的石漠区减少人类活动,林草植被便得到了休生养息。

2014年以来,该县发展沼气1400座,沼气入户率提高到65.2%;土地整治14万亩;发展经济林果1500亩;劳务输出1.3万人,易地搬迁群众5019户19945人;封山育林2.5万亩,人工造林4.1万亩。

打造秃山造林新模式

石漠化的根本问题是生态问题,人工造林和恢复森林植被是治理的主要措施。然而,由于气候和地质的影响,加上常年陡坡开荒、铲草积肥,造林和恢复植被的难度增大,寻找到宜生树草十分关键。

林业站技术员查看树木长势情况。忻城县委宣传部供图

任豆树扮绿石头山。忻城县委宣传部供图

经过科学勘测,忻城县在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的基础上,引导群众选择“任豆+竹子”“任豆+金银花”“任豆+桑树”“任豆纯林”“金银花纯林”等多种石山造林模式。任豆树是广西的乡土树种,也是石山树种。“只要石头旮沓里有一抓土,它就可以长成大树。”村民们形象地说。任豆树市价每立方米高达1500元,与玉米相比,经济优势明显。思练镇厂上村利用1600万元国家退耕还林项目资金,种下万余亩任豆树,人均种树3.5亩,再加上342亩果树,九成的光头山长出“绿色秀发”。

金银花成为忻城县脱贫致富的“产业之花”。忻城县委宣传部供图

眼下,正值金银花盛放时节,茂密的金银花爬满了石山沟壑,当地农民忙着采收、晾晒或烘干、销售。满山飘香的金银花正快速改变着大石山区的模样。在北更乡内仁村仲团屯,11户村民共栽种了200多亩金银花,每年光春花收入就有10万余元。

2019年,忻城金银花脱水加工厂获批成为国家级忻城金银花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使该县生鲜金银花价格提升,当地农民增收2000多万元,种植金银花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截至2019年底,忻城县森林覆盖率达58.97%,比2000年的25.8%增长了33.17个百分点。

推进能源和种养革命

伐薪烧碳是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行为。实践证明,“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是挽救生态、遏制石漠化的好办法。

为此,忻城县以养殖为龙头,以沼气为纽带,以种植为重点,发动千家万户农民大力发展养猪、养鸡、养牛,大规模扩种甘蔗、金银花、桑树。

目前,忻城县沼气池总量达41478万座,惠及28万农户。沼气池使用后,全县每年可节省木材11万吨,相当于保护2900公顷的森林免遭砍伐,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在忻城县绝大部分山区,上山砍柴割草作燃料已变成老人给儿孙辈“讲古”的艰辛往昔。

“南方牛都”项目已初具规模。严立政摄

两个月前,忻城县启动“南方牛都”项目建设。项目基地建成后,将实现年出栏30000头育肥牛,带动忻城县10000户群众养殖母牛,户均年新增收益1.5万元,全产业链实现提供1800个就业岗位。思练镇练江村村民罗汉维已经尝到了甜头,他家距离基地仅5分钟的路程,在基地帮忙管理牛场每个月有近3000元的收入。“下一步我还打算扩种牧草,现在有公司进行保价回收,我可以放心地干。”罗汉维说。

忻城县大力推广桑树种植,提高土地抗旱能力。忻城县委宣传部供图

如今的忻城,有效遏制了石漠化发展,初步形成“山上竹木花,山下蔗桑粮,家中猪牛羊,沼气水柜进农家”的特色农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朱晓玲、蓝艳青)

(责编:朱晓玲、庞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