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贵港市各级公安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区、全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深化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取得了发案破案数同比上升幅度大、打击有力、劝阻止付及时等阶段性成效,打出了声威、打出了实效。
重拳出击,打击能力和水平实现新提升。3月21日,平南县公安局刑侦大队追捕民警在广东省佛山市黄岐镇某出租屋内,将在微信上发布“出售口罩”虚假信息,成功诈骗四川省成都市袁女士36万多元的大鹏籍犯罪嫌疑人张某锦抓获归案。这是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破获的一起典型的利用疫情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据统计,疫情防控期间,贵港市公安局共侦破涉疫情典型网络诈骗案件近5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8人,涉案金额70余万元。今年来,贵港市公安局继续保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高压态势,聚焦“QQ冒充好友诈骗”、“杀猪盘”、“微信点赞诈骗”、“办理信用卡”、“冒充客服退款诈骗”等多种常见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组织刑侦等8个警种,通过大数据合成研判,发现一批有价值的犯罪线索。市县两级公安机关根据线索,重拳出击,精准打击,打击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今年至3月底,全市电信网络诈骗破案数同比上升1500%,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数同比上升5850%;刑事拘留人数同比上升6350%。
争分夺秒,全力以赴为群众挽损失。1月15日,贵港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接到上级公安机关推送的一条疑似电信诈骗案的受害人信息。接令后,反诈中心迅速组织人员处置。经了解,受害人黄女士于1月12日接到自称“公检法”工作人员电话,并一直被对方以办案需要保密等理由“镇住”,导致黄女士不敢告诉家人及朋友。在反诈中心民警联系上她并告知警察身份时,她对民警身份产生怀疑,仍旧与诈骗者保持通话联系。反诈中心民警反复解释、耐心工作,终于劝醒黄女士,没有造成她的经济损失。据了解,贵港市公安局在工作中根据上级公安机关预警,安排专门警力,通过电话、短信、走访等方式,争分夺秒地对疑似被骗群众进行劝阻,多次将被骗群众从犯罪分子的“套路”中劝阻回来,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截至3月16日,该局共收到预警信息9353条,开展劝阻工作800余次,成功劝阻金额10万元,止付465.16万元,冻结29.22万元,尽最大能力为人民群众守住“钱袋子”。
宣传防范,努力提高群众防骗意识。“防控措施要做好,防诈知识要记牢;诈骗形式花样多,声音温柔又甜蜜;如果你不细分析,陷阱处处等着你……”这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装在警车上的高音喇叭走村串巷时发出来的声音。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贵港市公安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利用涉疫重点人员排查、防疫知识宣传时机,同步开展防诈知识宣传活动。为了做到抗疫与防诈宣传同推进、两不误,民警每天进村入户,既开展疫情排查,又宣传防疫知识。其间,民警会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介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作案手段,让群众了解犯罪分子设置的种种陷阱和圈套,并讲解识骗、防骗的技能,不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疫情防控形势稍好转后,贵港市公安局除了通过开展宣讲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海报等传统方式开展反诈宣传外,还借鉴疫情防控宣传方式,创新开展社会面“有声宣传”,通过分析目前常见的各类诈骗手法,分别录制了普通话、贵港本地土话、壮话、客家话等共4个版本的防范诈骗宣传音频,邀请贵港本地网红拍摄制作反诈宣传小短片,在出租屋、居民社区、学校、银行、酒店、娱乐场所及人流密集的市场巷口、活动广场、商业街区、地铁站口等地滚动播放。另外,社区民警亦利用随身音箱及宣传车进行循环滚动播放。由于音频语言短小精练、内容明确易懂,群众“听得懂”、“听得到”、“听得进”,防诈骗宣传真正入心入脑。今年来,贵港市公安局共制作防诈知识音频15条,拍摄制作反诈宣传短片5部,开展宣传活动20余场次。(记者梁启勇 通讯员李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