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南宁市江南区同宁村的贫困户梁毓峰种的莴笋万斤莴笋滞销,贫困户主用三轮车每天只能拉三五百斤到市场上零卖,希望大家帮帮忙……”2月28日上午,这条关于“江南区同宁村贫困户莴笋滞销”信息传到江南区“脱贫攻坚工作群”引发关注。
“多少钱一斤,怎么联系?”“联系几个单位食堂不就解决了!”“请农业农村局对各镇类似问题马上统计,联系农贸市场和超市。”……不到1小时,大家围绕销售莴笋讨论开了,最后达成一致意见:确保贫困户收入尽可能增多的情况下,尽快解决这批滞销的10000多斤莴笋,大家分头联系客户。
“南宁晚报房产部联系了金源集团,梁毓峰的莴笋全包了。”“我们饭堂每天可以解决100斤。”“有图片吗?我发到我们小区的团购群。”“南宁绿安集采蔬菜有限公司购买一千斤莴笋”……2月28日下午,30多个热心人士和爱心企业的老板纷纷向该村第一书记、包村干部打电话,与私家车930联手打造的“抗击疫情捐赠绿色通道”管心物流企业南天物流公司也为这批滞销莴笋伸出援手。3月1日,贫困户梁毓峰的最后一批莴笋在爱心企业帮助下拉到了南宁农产品交易中心,广西新农商贸易有限公司为其进行检测、健壮、配送和销售。
“这件事最值得肯定的是帮扶人对贫困户的基本情况掌握准确,并能及时报告。”“1万斤莴笋,对于一个家有残疾人又有在高校读书的贫困家庭来讲,如果在地里烂乱或是低价卖出去,对这个家庭该会有多大的打击……”江南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人在分析莴笋滞销这件事时,对能及时发现并报告信息的帮扶人给予了表扬,要求城区相关部门和帮扶责任人一定要把贫困户的利益放在心上,举一反三,实施精准帮扶,帮到点上,扶在根上,落实在实际行动上。
为避免类似情况发生,江南区就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脱贫攻坚工作,专门制定措施:一是帮扶干部对各帮扶对象的基本情况再摸底再了解,及时报告情况;二是各镇和各专责小组对各自负责的工作深入调研,查找不足,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三是农业农村局牵头,对各镇各村销农产品滞销情况进行统计汇总,拿出销售意见;四是第一书记、帮扶干部发动后盾单位、爱心企业伸出援助之手,认购扶贫产品,支持脱贫攻坚。
这些措施在第一时间分解到人,定标准、定要求、定完成时限。截至目前,江南区各扶贫产业基地、扶贫产业园和其它贫困户没有出现扶贫产品滞销问题。(郭超前 卢世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