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西林3月3日电 近年来,西林县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全县村集体经济发展呈现“百花齐放”的良好势头。2019年底,全县97个行政村(社区)均完成村集体经济收入4万元以上的目标任务,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561.18万元,同比增长8.5%,其中贫困村收入317.66万元。收入达5万元以上的共有57个村;收入达10万元以上的共有13个村。
“三个一”建立健全机制
该县通过“三个一”建立健全机制,夯实责任,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一个考核办法”即制定《西林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实绩专项考核办法》,进一步压实乡镇、部门及驻村工作队员的工作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一个工作方案”即制定《西林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系指导工作方案》,严格落实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落实分片联系指导制度,指导和帮助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一个工作规则”即制定《西林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进一步规范工作领导小组的运行和明确领导小组会议制度以及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加强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三利用”推进项目落地
2019年,该县加大资金投入,推进项目落地落实。利用财政资金,发展集体经济。利用县财政资金445万元为全县53个非贫困村(社区)发展集体经济,每年为非贫困村集体经济增收53.2万元。利用上级资金,扶持发展项目。利用上级财政发展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300万元,扶持古障、顶蚌等6个村发展沙糖桔果园、油茶产业园等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自主经营集体经济项目。利用奖励资金,解决发展难题。利用县财政资金300万元作为2018年15个脱贫摘帽村发展集体经济奖励资金,解决了脱贫村发展集体经济资金短缺的问题。
“三结合”实现自主经营
该县鼓励各村充分挖掘自身资源,发展村集体经济自主项目。结合党建示范,带动产业基地。结合“红富美”党建示范带建设带动发展村集体经济,通过支部引领或支部联建的发展模式,达到“党旗红”的效果,形成了一批以支部为龙头的“红色集体经济产业园”。结合产业特色,谋划自主项目。如普合乡7个村利用本级集体资金通过抱团发展选果厂项目,足别乡6个村利用中国能建集团帮扶资金发展沙糖桔和茶业集体经济产业园。
结合本村实际,自主发展项目。该县大力发展自主经营项目,不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八达镇坡皿、那卡等13个村发展油茶基地,那佐那讪、普合岩腊村利用帮扶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建立村土特产品直销爱心超市项目。目前,全县共有81个行政村有自主发展项目,占全部行政村总数的83.5%,逐步实现从“输血”式到“造血”式发展,为助推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韦素雪 岑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