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林:产业扶贫有“实招”

2020年03月02日18:50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2019年以来,田林县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着力调整贫困村农业产业结构,持续打好产业扶贫硬仗,扎实推进全县产业扶贫开发工作,有效加快了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

强化政策引导,激发内生动力。该县树立产业发展“一盘棋”思想,细化部门产业发展实施规划,出台特色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及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以奖代补”实施方案,把产业发展规划、落实产业政策、调动广大农户发展产业积极性激励机制顶在前面,使国家产业政策落到实处。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45322.75万元,用于贫困群众发展多样化产业扶持,因村、因人、因户给予产业发展政策指导,激发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推动全县长中短扶贫产业融合发展。

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增强带贫成效。该县以“因地制宜、适当培育、打造精品”为原则,在不断扩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规模、提高培育质量上下功夫,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为主体的新型经营主体逐年得到发展和壮大,覆盖贫困户范围逐年得到提高。2019年,新型经营主体覆盖该县所有贫困村。同时,及时出台贫困村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和扶持工作实施方案,整合全县财政资金,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对达到规范化标准、带贫机制效果好新型经营主体给予奖补,累计发放新型经营主体扶持资金353万元,有效促进新型经营主体的良性发展和带贫的积极性。

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促进脱贫增收。重点选择各地土专家、“田秀才”、种养大户、个体工商户、农业企业负责人等本土人才作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对象。2018年起,通过建立创业致富带头人与贫困户之间利益联结机制,打造政府主动扶持、带头人积极参与带动、贫困户乐意接受的三方产业发展联动模式。共投入207.6万元分4期专门对该县创业致富带头人进行轮番脱产性专题培训,做到培训不合格不上岗、技术不掌握不结对帮扶,打牢创业致富带头人技术服务关口。出台了致富带头人带贫成效扶持政策,共整合87.3万元对带贫效果明显的致富带头人按每带动一户贫困户给予1000元的资金扶持,极大激发了带贫积极性。

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立足本县优势,重点围绕山茶油、八渡笋、糖料蔗等农产品加工及木材产品加工,培育山弘(田林)农产品有限公司、鑫福缘等8家市级龙头企业,培育了广西田林和平糖业有限公司等12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培育田林万盛木业等上规木材加工企业16家及小规模木材加工厂90家,推动了该县农业农村经济增长,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民增收。

组织农产品产销对接,拓展交易市场。一是抓好线下展销活动。2016年以来,该县结合百色芒果推介会、东盟农产品交易会等活动,积极组织县域内新型经营主体参加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累计组织参展45次(期),建设提升县域内农产品市场1个。二是抓好线上展销宣传。利用互联网手段加大田林大农产品宣传力度,分别在CCTV7、广西网络广播电视台、IPTV13广西移动频道、印象城LED大屏、南宁地铁、南宁公交等播放农产品宣传片,有效提升该县的农产品知名度。

加快农业品牌创建,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积极争取农业、扶贫专项资金,支持现有的品牌农产品生产经营基地,鼓励创建农业品牌。截至目前,该县累计发农业品牌扶持资金6.2万元,新增绿色食品产品认证1个,有机产品认证1个,累计打造区域公用品牌3个、企业品牌7个、农产品品牌6个。

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开辟产业扶贫“新天地”。该县以“经营组织化、装备设施化、生产标准化、要素集成化、产业特色化”为标准,打造现代农业产业示范样板,2019年新增自治区四星级示范区1个,全县累计建成自治区级示范区2个,县级示范区2个,乡级示范园17个,村级示范点39个。

强化粤桂扶贫协作,提升“造血功能”。以粤桂扶贫协作、中国电信定点扶贫为契机,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助力全县脱贫摘帽。一是提升传统产业潜力,利用深圳市光明区扶持资金投入1000万元,打造2600亩良种油茶产业扶贫示范园。利用中国电信集团帮扶资金在利周瑶族乡平布村实施1000亩低产老油茶林嫁接换冠改造示范,打造成为年总产值900万元高产高效现代农业示范村。二是引入新型产业项目,利用电信集团2000万元扶持资金在浪平镇浪平村、塘合村建设500个大棚及配套设施的姬松茸种植扶贫产业园,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群众“搬得出、住得下、能致富”问题。三是发挥扶贫协作优势,推进产销精准对接示范。依托中国电信集团自主电商平台天虎云商,推进“互联网+消费扶贫”。(张雄森)

(责编:庞冠华、周雨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