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速赛跑
服务企业开足马力稳生产
抗击疫情,要与时间赛跑。
疫情发生时正值春节期间,企业停产、工人返乡、原材料紧缺,如何尽快实现区内生产企业复工复产?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药监局、卫健委组成工作组进驻11个消杀企业、5个防护类企业,驻点协调、帮助、指导企业加快生产调度,为企业提供“店小二”式上门服务,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问题,指导企业在春节期间尽快复工。
“资金支持、原材料供应、劳动力保障,一个企业的复工涉及多个环节和多个部门。为了一个细节,工作组成员常常沟通协调到凌晨,目的是要尽最大努力为企业复产扫清障碍、确保重点医疗物资供应。”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马义生说。
南宁腾科宝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0万级无菌国标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机器前紧张忙碌,一套套防护服从流水线上制作完工后,被整齐包装,等待发往一线。这家公司是当前广西唯一一家具备生产防护服资质的企业。获得生产资质后,企业第一时间组织生产,却因为缺少一个泵压器影响了生产进程。正在企业着急之际,工信部门会同商务厅,在全区市场寻找同类产品,连夜从商家的货架上把物资调运出来,保证生产需求。
“公司已预定20套新设备扩大产能,让产量达到每日1万套左右,力争以最高的效率把防护服送到一线医护人员手中。”南宁腾科宝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雷珍表示。
广西原有的口罩、防护服等医疗设备企业少、产能小,如何确保新投产的企业尽快达到生产许可的条件?
1月28日,在口罩“一个难求”的困境中,一则好消息吸引了大家的关注——广西北仑河卫生材料公司通过专家核验获批生产,医用口罩、无菌医用橡胶检查手套、一次性无菌手术衣等5个产品已于当天生产上市。据公司负责人介绍,目前企业正“三班倒”不间断生产,预计全面达产后日产医用护理口罩将达20万只。
非一般的速度得益于相关部门开通的“绿色通道”。非常时期,工信、药监、市场监管等部门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在确保产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情况下,全力加快医用口罩等紧缺防控医疗器械审评审批速度。南宁市工信部门成立4个工作组进驻企业,通过多种渠道为企业解决资金流动不足、物资运输、用工不足等问题。在相关部门指导下,企业采用辐照杀菌技术缩短口罩灭菌杀菌时间,大大缩短了生产时间。
企业复产、投产,保证了重要医疗物资的产出。与此同时,外省甚至海外物资调购的步伐也在马不停蹄进行中。“1月29日已到位测温仪5000个、预计1周内到位2万个;检验试剂方面,已经拿到5万份人次的试剂;从乌克兰采购的10万只N95口罩也将入储调拨。”莫桦介绍,我区正进一步扩大重点医疗物资保障范围,加大对隔离衣、二氧化氯泡腾片、酒精等产品的收储保障力度,重点收储已由原来的4种物品扩大到16种物品,预计3-5天内,这些收储物资将逐步到位并陆续投放市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