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柳州1月14日电 公路上的减速带大家都见过,铁路上的“减速顶”您可能还真没见过,铁路“减速顶”因外形酷似蘑菇,因而被大家叫做“铁蘑菇”,在柳州南站一群专门从事“踩蘑菇”的人,他们就是减速顶维修工。
1月8日7点45分,在春运来临之际,柳州南站综合车间减速顶工区25名减速顶维修工,身着黄色制服,整齐列队,正听取工长邹德胜布置作业计划。
柳州南站是南宁局集团公司特等编组站,湘桂、焦柳、黔桂三条铁路干线在这里交汇,全国四面八方的货物列车,在这里实现重新编组,日均办理车数14000余辆。
接到计划后,25名职工兵分两路前往上、下行编组场。我们跟随副工长池明辉这一组,前往下行编组场检查减速顶。来到减速顶旁,池明辉打趣说道:“这些‘铁蘑菇’,就像火车的刹车器,它们的作用就是对驼峰溜下来的车列、车辆进行减速,对于提高解编能力和作作业效率至关重要。”
“我们日常的检修工作,主要是通过眼看、敲击、脚踩等方法对减速顶的检测。”池明辉说,也就是大家俗称的“铁蘑菇”。
为了直观展示“踩蘑菇”,池明辉把脚一抬,往减速顶上慢慢用力压下去,只听见“蘑菇”里发出“噗嗤”的油压声。“看到没,能够缓慢压下去,就说明减速顶是正常的”池明辉说。减速顶有20多个零部件,内部构造非常特殊,如果踩的时候感觉很轻松,没有阻力,那就说明有问题,需要进一步查看是减速顶螺丝松动或者“跑气”了。
在检查了大约半个小时候,池明辉与工友发现11道中间“躺”着一台减速顶,“这个减速顶可能是因为螺丝松动而被压出来的”池明辉捡起减速顶四下查看后判断道。为了在天窗内把这个减速顶安装到股道上,池明辉前往工具箱拿来长臂扳手,在工友的配合下,2分钟便把减速顶安装了上去。
“这种情况还算是好的,就怕遇到那种生锈的‘铁蘑菇’,光拧螺丝就得出一身汗。”池名辉说。
池明辉今年47岁,在减速顶工区算是年轻人。每天,他要带领工区职工对全站上下行两个场60条股道,全站共有8357个减速顶逐一的踩,一天下来每个人都要踩上500余下,走上七八公里路。这个工作量对平均年龄55岁的减速顶维修工来说可不是小事。
“我们不光是检查减速顶,对有故障的减速顶还要拿回去修理”。天窗点结束后,池明辉与工友提着6个问题“蘑菇”回工区,开始他们的下半场工作。(李俊雄 李德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