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縣石寨鎮:“丹霞紅”照亮歸鄉路 “暖心驛”匯聚新動能
黨建強鏈,產業興鎮。廣西容縣石寨鎮黨委將“玉商玉工回歸”作為推動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號工程”,以建設“丹霞紅”政治生態示范帶為牽引,深化“紅鏈賦能”工程,組建了白花江等產業黨組織,高標准打造玉商玉工驛站,把組織優勢切實轉化為發展勝勢,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紅色動能。目前,全鎮新簽約項目3個,總投資額達3.1億元﹔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家、限上企業1家,產業發展勢頭迅猛。
紅鏈賦能,繪就回歸“精准航圖”
堅持黨建引領貫穿全程,該鎮以“紅鏈賦能”工程為抓手,通過“資源一張圖、需求一本賬、推進一專班”三項舉措,將組織優勢轉化為服務玉商玉工回歸的清晰路徑與堅實保障。
聚焦解決“落地何處”難題,該鎮首先繪就“資源一張圖”,鎮黨委統籌白花江產業綜合黨委等黨組織進行全鎮“資源網格起底”,將排查出的33處(宗)、約750畝閑置土地與廠房進行“一資源一檔案”建檔,形成涵蓋區位、面積與產業適配建議的精准圖譜,徹底摸清“家底”。在此基礎上,同步建立“需求一本賬”,動態記錄並分析回歸人才在用地、用工、政策等方面的核心訴求,提升招商對接的成功率與滿意度。為確保項目從簽約到投產一路暢通,該鎮堅決落實“推進一專班”,將梳理出的111項任務清單分解到“紅鏈”專班專人,實行“一個項目、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責任機制,提供覆蓋全生命周期的貼身服務,真正做到了“事事有人跟、環環有人管”,以強大的組織執行力為項目落地掃清障礙、全程護航。
驛站筑巢,構建服務“前哨陣地”
“這裡不僅是歇腳點,更是我們回鄉創業的‘橋頭堡’。”剛在驛站咨詢完政策的玉商老板李昌武感慨道。該鎮充分發揮產業黨委統籌協調作用,在霄垌村匠心打造的玉商玉工驛站,將服務鏈條延伸至歸鄉第一步,集“歇腳服務、信息咨詢、就業引導、創業支持、鄉情聯絡”功能於一體,並創新設立“駐點服務”,組織便民中心、綜治中心、鄉建中心等骨干現場辦公,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成為匯聚鄉情、賦能發展的暖心港灣。
驛站內,充電樁、飲水區、座談區等設施一應俱全,讓風塵仆仆的歸鄉人有一隅溫暖之地舒緩疲憊。更重要的是,這裡成為政策信息的“集散地”和“前哨站”,政策咨詢、項目對接服務被送到玉商玉工身邊,“助企直通”機制的政務服務功能在此前置,動態更新政策要點與資源清單,精准對接玉商玉工在招商招工、銀行信貸等方面的核心需求,精心打造了服務回歸的“前哨陣地”。
產才融合,激活發展“一池春水”
引回來是第一步,留得住、發展好才是關鍵。該鎮深諳“以產聚才、以才興產”之道,圍繞“支部建在產業鏈、黨員聚在產業鏈、群眾富在產業鏈”思路,推動人才與產業深度融合。
一方面,全力護航大兆小微產業園、祝氏黃羽雞種雞產業園、沉香種植產業園等本土重點項目發展,選派黨員骨干協調解決用地、用工等關鍵問題﹔另一方面,積極對接掐絲琺琅、華海家居用品等新興產業項目,定期組織與本土優勢企業開展資源對接、技術交流活動,促進回歸項目與本地產業生態深度融合。同時,發揚“守望守正,善創善成”的石寨干部精神,引導黨員干部在征地拆遷、招商引資等一線攻堅克難,讓人才在產業鏈上盡情釋放潛能。截至目前,該鎮已培育創業新星47名,2025年新建續建項目投資完成額2.036億元,完成進度高達135.73%,跑出了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
“丹霞紅”照亮漫漫歸鄉路,“暖心驛”匯聚磅礡新動能。石寨鎮以黨建為引領、驛站為紐帶,持續深化“紅鏈賦能”工程,讓玉商玉工驛站成為名副其實的“歸鄉第一站、創業加油站”,為實現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梁武安、龐榮輝、覃紫悅)
來源:容縣縣委組織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