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都安:好生態釀造好蜂蜜

2025年10月27日16:35 |
小字號

技術員在蜂箱旁採收蜂脾

技術員在蜂箱旁採收蜂脾

日前,在河池市都安瑤族自治縣永安鎮永安村弄東隊蜂場裡,都安神瑤蜂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技術人員熟練完成“開蜂箱、取巢脾、分蜂蜜、歸巢脾、封蜂箱”全流程,動作流暢自如。這熱鬧的採收場景,正是永安鎮以“黨建+產業”激活山區生態價值、帶動群眾增收的生動縮影。

近年來,永安鎮黨委、政府始終照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思路干,靠黨建引領為產業發展注入“紅色動力”,盯著山區野生花草常年蔥郁的生態家底,把中蜂養殖這個特色產業做了起來。

中蜂作為我國獨有的蜜蜂品種,有著兩千多年養殖歷史,其“善用零星蜜源、採蜜期長、適應性強、抗病能力突出”的特點,與該鎮山區花草零散分布的自然條件高度契合,成為該鎮盤活“山間資源”的優先選擇。

為讓中蜂產業從“潛力股”變為“增收蜜”,該鎮黨委、政府搭了個“黨建+村集體經濟+公司+農戶”的發展架子:靠村集體經濟出資金,給產業起步墊上了“第一桶金”﹔推行“黨員帶頭養、黨員帶戶養”模式,讓黨員成為產業裡的“領頭雁”﹔都安神瑤蜂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全程提供蜜蜂、蜂箱等物資,還定期到蜂場教養殖技術,幫群眾解決了“不會養蜂沒技術、想干又沒底氣”的顧慮。

在這個模式下,蜂農隻需要當“管理員”,做好日常管護,就能跟著分產業收益。等蜂蜜成熟採收后,液態蜂蜜按約定比例分配,村集體經濟和農戶的蜂蜜,既可以自己對外售賣,也能讓公司按合同保價收,真正做到“風險一起擔、利益一起享”。

如今,該鎮已有13個村、40余戶村民投身中蜂養殖產業。中蜂養殖帶來的收益,不僅讓農戶多了收入,還成了村集體經濟的“活水”——該鎮黨委、政府指導各村制定集體經濟收益分配方案,將中蜂產業帶來的集體收益用於助學金發放,為村裡考上大學、高職、中職及高中的新生減輕學費負擔。“蜂蜜每年都給我們村的集體經濟帶來2萬余元收益,我們用來發放助學金,惠及當年考上大學、高職、中職和高中的新生。”八達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黎天輝介紹。

接下來,該鎮將繼續做實“黨建+產業”的融合做法,擴大中蜂養殖規模,把產業鏈條補得更全,讓這門“甜蜜產業”真正成為鄉村振興的好路子。(譚穎士)

來源:都安縣委宣傳部

(責編:陳燕、李敏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