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困+賦能 金融創新助玉企向海遠航

![]() |
桂林銀行客戶經理到廣西北流市加好陶瓷有限公司進行貸后管理。潘春梅攝 |
在北流陶瓷工業園區的車間裡,工人們正嫻熟地給瓷坯貼花、烤花,環環相扣的工序裡藏著這些“玉林造”即將跨越重洋的期待。再過不久,這批由本地高嶺土制成的餐盤、花瓶,就會登上英國超市的貨架,擺進丹麥家庭的餐桌,成為海外市場裡一抹鮮活的“中國色”。
可這份“出海”的光鮮背后,藏著廣西北流市加好陶瓷有限公司多年的周轉難題——白瓷半成品採購要全額現結,歐洲訂單卻得等貨物到港驗收后才回款,中間2-3個月的“時間差”,總讓原材料採購的節奏緊繃。今年7月,桂林銀行的一筆續貸准時到賬,像一場“及時雨”,穩穩接住了企業當下的資金需求。從2019年結合企業海外客戶資源定制的專項授信,到此后六年的持續續貸保生產,桂林銀行及時解化解資金難題,助企業抓住了歐洲市場擴張關鍵期。如今企業近一年營收超1300萬元,產品扎根英國、丹麥等高端市場,成為歐洲市場認可的“玉林制造”標杆。
近年來,自治區黨委、政府強化頂層設計與戰略統籌,對海洋強區建設作出系統部署,玉林市委、市政府也緊抓向海機遇,“借地建港”成為沿海城市,著力構建特色臨港產業鏈,搭建五大聯動機制,繪制“玉品出海”全鏈條路線圖。加好陶瓷的“出海”故事,正是玉林大力發展向海經濟的一個生動案例。金融服務作為產業發展的血脈,是暢通企業運營、助力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支撐,本土企業“出海”的征途上,金融活水的保駕護航至關重要。
博白縣的廣西西隴化工有限公司,作為區內首家全流程生產紅石鈦白粉的“專精特新”企業,把鈦白粉賣到了東南亞、歐洲,其市場擴張之路便少不了桂林銀行這份金融活水的滋養。2022年企業擴產關鍵期,330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及時到位,解了鈦鐵礦採購的燃眉之急﹔此后幾年續貸不斷,保障生產穩定﹔2025年新增生產線時,2000萬元新增授信又快速落地,讓月產能多了500噸。如今,這家擁有298名員工的“專精特新”企業,已成為玉林化工產品出海的骨干力量。
此外,桂林銀行在玉林地區針對玉林跨境產業不同需求痛點創新金融服務。在香料出口領域,為廣西寶爵商貿有限公司推出“港航融”倉單融資業務,讓倉庫中的八角、桂皮成為“活抵押物”,僅3個工作日便發放1400萬元貸款,助貨物順利發往國外,這是玉林市落地的首筆“港航融”業務,也為玉林企業跨境融資拿出了“桂林銀行方案”。在跨境支付領域,為廣西玉柴裝備科技有限公司辦理玉林首筆跨境金融服務平台“境內運費外匯支付便利化”業務,將過去需3天、需攜帶紙質發票核驗的付匯流程,優化為平台一鍵核查電子發票真實性,審核時間壓縮至1天內、效率提升60%,以定制化創新解法打通跨境貿易堵點。
從單筆貸款到全周期陪伴,從傳統授信到創新手段,桂林銀行的“匯小二”外匯服務團隊,總在企業需要時“送方案上門”。截至2025年7月末,桂林銀行對玉林涉外企業投放貸款余額超31億元,服務覆蓋陶瓷、香料、紡織、化工、機械、玩具等多個出海主力產業。
如今的玉林,在向海經濟的浪潮中加速前行——“玉品”遠銷160國,“玉商”足跡遍布全球,“玉企”不斷拓展海外版圖。桂林銀行將繼續以“金融+產業+跨境”生態為抓手,推動創新服務深入車間、園區,以金融活水助力玉林企業“向海遠航”。(謝卓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