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物流職業技術學院探索環保人才培養新路徑 為八桂大地綠色發展注入“新動能”

教育部供需對接就業育人項目立項証書。
近年來,廣西物流職業技術學院聚焦綠色產業加速升級、生態環保領域技術技能人才需求迫切的形勢,聯合區內20多家環保龍頭企業,創新構建“四鏈融合(產業鏈、教育鏈、創新鏈、人才鏈)﹒五維協同(課程重構、實踐賦能、科研反哺、師資融通、服務輻射)﹒三位一體(實體實訓基地、虛擬仿真實驗室、產業現場教學點)”高職環保人才培養模式,為八桂大地綠色發展輸送了一批“接地氣、能干事”的技術骨干。
“四鏈融合”讓教育跟著產業走。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共同分析廣西環保產業崗位需求,將污水處理、水環境監測等“1+X”証書標准融入課程,重構“模塊化、階梯式”課程體系﹔校企合作成果豐碩,例如,與廣西中騰工程設計咨詢有限公司合作編寫並出版了《建設工程法律法規》教材,有效服務專業教學。實施“校內理論+企業輪崗+項目實戰”培養模式,近兩年已定向培養100余名技術骨干,不少畢業生成為區內工業園區VOCs治理、農村污水設施改造等項目的中堅力量。同時,學院積極拓展就業渠道,與廣西國邦志成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申報教育部供需對接就業育人項目,為學生高質量就業鋪路搭橋。
師生參加2025年第十二屆“挑戰杯”廣西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決賽。
“五維協同”讓技能貼著崗位練。該校通過課程重構,將校企聯合研發的“微電解協同過一硫酸鹽處理有機廢氣”等10余項專利技術轉化為教學內容﹔實踐賦能方面,東方仿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捐贈了價值21萬元的實訓軟件,有效提升了虛擬仿真教學能力。組織學生參與30余項實際環保項目,在解決區域產業園區污染治理、鄉村污水淨化等問題中練本領﹔“雙師型”教師深入企業攻關,帶回最新案例反哺課堂。科研反哺與服務輻射緊密結合,師生團隊與貴港市中賽環境監測有限公司共同研究的《貴港市VOCs污染現狀與防治對策研究—以覃塘區產業園區為例》課題獲得貴港市科技局立項支持﹔師生團隊還開展“技術技能服務下鄉”20余場,培訓基層人員500余人次,讓技術服務扎根壯鄉大地。此外,依托產學研項目,如與廣西維雲再生資源回收有限責任公司合作的“一種廢礦物油智能監測與回收連結物流結算閉環系統研究”,組織學生項目參加第九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廣西賽區選拔賽並獲銅獎﹔與貴港市榮耀食用菌有限公司合作的《有“菌”相伴,“炭”討生活》項目參加2023年貴港市創新創業大賽獲三等獎﹔與廣西環投水務集團合作的“電解協同微納米泡耦合過一硫酸鹽處理農村生活污水的研究”獲得第十二屆“挑戰杯”廣西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與廣西大自然環保集團有限公司合作的“陳腐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參加2025年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廣西賽區選拔賽獲銀獎,實現了科研創新、人才培養與競賽育人的良性互動。
師生參加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5)廣西賽區選拔賽。
“三位一體”實踐體系破解實訓難題。該校2000余平方米的校內實訓基地夯實基礎技能,利用先進的軟件和數字孿生技術打造的虛擬仿真實驗室模擬高危操作場景,20余個緊密合作的企業校外基地提供“沉浸式”崗位實戰,形成“基礎—模擬—實戰”的階梯式培養鏈條,師生參加2025年廣西職業技能大賽生產事故應急救援賽項獲得銀獎,並獲得參加世界技能比賽資格。這一模式已推廣至區內外兄弟院校,惠及師生超1000人。
如今,該校環保專業畢業生用人單位滿意度達95%,學生在職業技能大賽、挑戰杯大賽、創新創業大賽等省級以上賽事中斬獲40余項獎項。
從校園課堂到產業一線,從技術研發到生態守護,廣西物流職業技術學院以培養高素質環保技術技能人才為己任,其深度融合產業、深度聯動企業的育人實踐正為八桂大地綠色轉型注入“青春力量”。
許藝馨 攝影報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