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區調院科創研學團隊首秀廣西科技成果展

2025年07月29日11:15 | 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
小字號

活動現場

  6月23日至24日,在自治區科技廳主辦的廣西科技成果展示活動中,廣西區域地質調查研究院科創研學團隊迎來自治區級展會的首次公開亮相。

  據悉,該院以團隊古生物化石研究與科普實踐為核心的系列成果,通過沉浸式體驗與創新課程設計,為公眾打開了地質科學的神秘大門,也彰顯了科研機構推動科普事業發展的全新探索。作為“重點科普成果展示”板塊參展單位,該院帶來《遠古的生靈:化石的故事——廣西重要古生物化石科普圖冊》《廣西古生物化石產地示范調查成果報告》等核心成果。現場陳列的90余件古生物化石標本尤為亮眼,區別於博物館傳統展陳模式,觀眾可親手觸摸億萬年歷史的化石實物。一位老者小心翼翼捧起標本感嘆:“以前在博物館只能隔著玻璃看,今天終於摸到真化石了,這種跨越時空的接觸太震撼了!”這種零距離互動讓地質科學從文獻資料走入現實生活,吸引眾多家長帶著孩子駐足翻閱圖冊、體驗標本,在沉浸式氛圍中感受地球演化的神奇歷程。團隊精心研發的《跟著石頭去旅行——化石探秘》《地質災害探險之旅》研學課程同樣收獲廣泛關注,為青少年科普教育提供了兼具趣味性與知識性的創新范式。

  展會期間,該院與廣西氣象局、廣西生態環境監測研究院、桂林市科協等多家單位開展深度交流,圍繞科普資源整合、實踐經驗共享等議題形成合作共識。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以科普事業為紐帶,構建跨領域協作網絡,讓更多人感受科技魅力,共同為科技強區戰略注入動能。

  此次首秀不僅集中呈現了《廣西古生物化石產地示范調查》《廣西東興恐龍化石產地追索調查與對比研究》等項目的科研積澱,更通過“科研成果科普化”的創新實踐,實現了地質科學與公眾的零距離銜接。這種將專業研究轉化為科普資源的探索,既提升了單位的社會服務效能,也為科研院所構建“科研創新+科普惠民”雙輪驅動模式提供了實踐樣本,有效激發了公眾對地球科學的探索熱情,推動地質知識在更廣泛群體中普及傳播。(白曉)

(責編:龐冠華、陳麗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