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原創新聞

竹林直播間裡的鄉村振興密碼

2025年07月24日08:37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駐村第一書記和村民面對手機鏡頭,向網友熱情推介鮮筍

駐村第一書記和村民向網友熱情推介鮮筍。梁山攝

“家人們看,這是我們村現挖的麻竹鮮筍,脆嫩爽口,可炒可燉,怎麼做都好吃!”近日,在廣西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黃金鎮寶聚村麻竹產業基地的竹林間,駐村第一書記孫盈帶領著村民,手持剛挖出的竹筍,面對手機鏡頭熱情推介。

這場別開生面的“竹林直播”助農活動,吸引了眾多網友下單,帶動當日鮮筍銷量達1500公斤。這是該村以黨建引領返鄉創業、帶動村民增收的生動實踐。

新鮮出土的竹筍帶著泥土的芬芳整齊陳列在直播台上。梁山攝

新鮮出土的竹筍整齊陳列在直播台上。梁山攝

支部搭台引雁歸 青年創業有底氣

2022年,在外打拼多年的電商青年路安途響應村黨支部號召,毅然返鄉創業。“他們幫我協調土地流轉,還幫助爭取政策扶持,讓我吃下了定心丸。”路安途感激地說。

為支持這個返鄉創業項目,村黨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在項目籌備初期便組織骨干跟進服務,在土地流轉、技術指導、政策落實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為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如今,這片240多畝的麻竹基地已成為村裡的“致富林”。依托該縣大力發展螺螄粉原材料的產業優勢,基地採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年產優質鮮筍約15萬公斤,每年帶動季節性用工300余人參與種植、管護等工作。

“有黨支部當后盾,我們發展產業更有信心。”路安途指著郁郁蔥蔥的麻竹林說道。在黨支部的建議下,基地近年來推廣“以短養長、長短結合”種植模式,利用麻竹林下空間套種艾草等中藥材,進一步提高了土地收益。

直播現場。梁山攝

直播現場。梁山攝

直播帶貨拓銷路 村民就業有增收

“現在我們的鮮筍通過線上銷售,銷路越來越好!”在基地的加工區,脫貧戶覃萬強邊打包邊介紹。

今年以來,基地創新營銷方式,組建了5人的直播團隊開展線上銷售。路安途充分發揮電商從業經驗優勢,帶領村民探索“互聯網+農產品”銷售新模式。他將電商理念融入產業發展,正在培養一批既懂種植技術、又掌握電商營銷技能的復合型新農人。

村黨支部也積極組織推廣,助力開拓線上銷售渠道。黨員帶頭學直播,村民輪流當主播,竹林、車間都成了天然直播間。

這種新的銷售模式取得了明顯成效,鮮筍銷售渠道不斷拓寬,基地日均線上銷售鮮筍超1000公斤。

更可喜的是,帶動了20余名村民就業,從挖筍、分揀到打包、發貨,村民們根據自身情況參與不同環節,實現了家門口增收。

“我在基地干了兩年多,現在每月都有穩定收入,日子越過越有奔頭。”長期在基地務工的村民黎逢春滿意地說道。

村民們正麻利地捋下艾草杆上的嫩葉。梁山攝

村民們正麻利地捋下艾草杆上的嫩葉。梁山攝

小竹筍育大希望 鄉村振興譜新篇

“我們要繼續探索產業發展新路徑,讓更多村民受益。”孫盈介紹,村黨支部正在幫助謀劃延伸產業鏈條,提升麻竹產品附加值,讓特色產業發揮更大效益。同時,利用套種的艾草發展艾制品加工,進一步增加產品附加值。

在黨支部引領下,寶聚村的麻竹產業展現出更為強勁的發展勢頭。“我們基地每年為村民發放勞務費近5萬元,今年總產值預計突破50萬元,希望能帶動更多村民增收。”基地負責人路安途介紹,言語間滿是對發展前景的篤定與期待。

更令人振奮的是,產業發展的示范效應正在顯現,越來越多的村民對特色種植萌發熱情,部分外出務工的年輕人也表達了返鄉創業的意願。

“我們要把黨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動力,讓更多年輕人願意回、留得住、干得起。”寶聚村黨支部書記李昌能充滿信心地表示。

竹林間,村民們正忙著採收新鮮的竹筍﹔基地裡,一箱箱包裝好的產品整裝待發。這個由黨支部引領、返鄉青年帶動、村民共同參與的鄉村振興故事,正在寶聚這個小村落中書寫新的篇章。(陳燕 梁山 巫慧綺)

(責編:張芳、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