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現代化管養賦能增效
廣西北投交通養護科技集團踐行《農村公路條例》新要求

日前,我國首部專門規范農村公路的行政法規——《農村公路條例》發布,這標志著農村公路發展進入法治化新階段。一直以來,廣西北投交通養護科技集團立足廣西、面向全國,堅定履行“保道路更順暢,讓出行更美好”的企業使命,除高速公路、國省干線管養外,還積極參與到農村公路養護當中,年均管養農村公路裡程超3500公裡。圍繞《條例》提出的提升路網質量、創新管理機制、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等系統性要求,廣西北投交通養護科技集團堅持科技創新與管理創效雙輪驅動,在農村公路現代化管養領域積累了可推廣可落地的實踐經驗,為《條例》施行提供了有益的地方實踐參考。
上林縣農村公路管養路段。郭娟攝
提升路網質量
以“四化”建設為要,打造品質示范路
《條例》將“提升路網質量”作為重點任務,這正是北投養護科技集團通過“四化”建設長期深耕的領域。針對農村公路基礎薄弱、管養難度大的特點,廣西北投交通養護科技集團堅持以定制化品質服務助推農村公路路網質量提升,大力開展標准化、專業化、信息化、機械化的“四化”建設,制定應用符合項目實際的養護“四化”標准。在南寧市青秀區、興寧區、上林縣和崇左市扶綏縣、百色市右江區等重點區域,通過制定標准化作業流程、培育專業化技術團隊、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配備機械化養護設備,成功助力南寧市興寧區、上林縣獲評2022年度“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青秀區古岳坡至巴蘭坡公路獲評2023年廣西美麗農村路,為鄉村振興鋪就了“暢安舒美”的農村交通新畫卷。
廣西北投交通養護科技集團還積極探索引進應用“四新”技術實踐路徑,將此前在高速公路、國省干線上成熟應用的單粒徑冷拌冷鋪薄層、耐久型高韌抗滑超薄磨耗層、快硬微膨脹混凝土路面修復材料、道路輕量化智能巡檢系統、路基邊坡視頻位移智能監測預警系統等多項技術轉化應用到農村公路上,為提升路網質量提供有力支撐。
養護工正有條不紊地開展養護作業。梁愷樂攝
創新管理機制
科技賦能精細化管理,強化公路安全保障
在夯實路網質量基礎的同時,北投養護科技集團深刻認識到:優質路網需要創新管理機制的保駕護航。多年來,廣西北投交通養護科技集團創新管理思路,將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養護經驗深度融合,構建起科學高效的養護管理體系﹔依托公路養護施工信息化指揮平台實現科學決策、提前預警、安全防護、無人機巡檢+AI識別、遠程可視化指揮調度,提供多元化高效率智慧養護服務﹔堅持“科技興安”,廣泛推廣應用智安養護系統、視頻雲監控、輕量化滑坡預警、公路險情上報小程序、“公路隨手拍”移動應用等智能工具,充分發揮公路養護、應急搶險系統化管理效能,有力提升“一路多方”安全保障能力。
得益於在智慧管理、高效聯動、安全處置等方面的應急救援實力,廣西北投交通養護科技集團在廣西天峨、融安、上林等地的受災路段緊急搶通過程獲權威媒體深度報道。同時,積極探索將“空天地”智能公路巡查體系應用到農村公路中,助力當地政府、行業主管部門持續推進路網養護、應急保暢和防災抗災能力建設,助力建立健全農村公路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機制和養護長效機制。
促進融合發展
踐行養路惠民理念,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當前科技賦能的管理體系逐步完善,如何讓農村公路真正成為鄉村振興的“血脈”,成為北投養護科技集團新的實踐課題。《條例》明確了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對於實現鄉村全面振興、城鄉融合發展和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義。廣西北投交通養護科技集團緊盯民生實事,響應以工代賑號召,主動與各級各部門對接協同,在多個農村公路養護項目沿線開展群眾就業意願調查,充分挖掘公路養護領域就業崗位潛力,深化探索“政府主導+國企養護實施+沿線群眾參與”養護用工機制,以“送崗+送學”的方式為數百名沿線群眾提供了技術培訓,並為獲得養護工技能合格証書的近百名沿線群眾提供了工作崗位,充分發揮國企優勢拓寬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渠道,通過“培訓+就業”閉環模式助力項目沿線群眾增收致富。
隨著《農村公路條例》進入倒計時(2025年9月15日正式施行),農村公路發展迎來新的歷史機遇。廣西北投交通養護科技集團將以此為契機,持續高質量踐行農村公路現代化管養,為各地提供更加優質、安全、高效、智能的公路養護服務,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需要貢獻北投養護科技力量。(陳大地、韋海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