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科教文衛

盛夏收稻忙 稻香沁童心

——南寧秀田小學“節氣+勞動”課程賦能成長

2025年07月17日16:34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老師帶領學生人工打谷。林文健攝

老師帶領學生人工打谷。林文健攝

小暑過后,稻菽飄香。南寧市秀田小學“多彩田園科普實踐基地”裡,一片繁忙景象。學生們手握鐮刀,躬身於金黃的稻田中,體驗夏收的全過程。這不僅是水稻的豐收季,更是學校依托“節氣+勞動”特色課程,深化勞動教育、涵養文化自信的生動實踐。

今年春季,該校學生在實踐基地親手插下秧苗。圍繞“知農時·習農事·悟農情”的課程目標,學校構建了“三階三維四徑”課程體系,將二十四節氣文化、農事勞動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科學課上,學生們探究水稻的生長奧秘與DNA知識﹔數學課上,他們精確計算秧苗的合理間距﹔美術課上,稻田成為創作的畫布,藝術構思躍然田間。這種前置性、浸潤式的跨學科學習,為應時而作的夏收喜悅埋下了知識與情感的種子。

學生割稻谷。 林文健攝

學生割稻谷。林文健攝

學生篩谷子。林文健攝

學生篩谷子。林文健攝

值此小暑過后的收獲時節,面對沉甸甸的金黃稻穗,學生們在老師指導下分工協作:有的小心翼翼地揮鐮收割,感受“粒粒皆辛苦”的艱辛﹔有的學習傳統打谷脫粒,體會協作的力量﹔有的負責晾晒稻谷,觀察水分蒸發的科學現象。汗水浸透了衣衫,笑容卻洋溢在臉上。親歷“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的自然時序,學生們不僅掌握了基本的農事技能,更深刻理解了“搶收搶種”的農耕文化內涵,以及勞動創造價值的朴實道理。

從春耕的期盼到小暑過后的豐收,秀田小學緊扣二十四節氣時間軸,以農耕勞動為載體,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有機融合於田野實踐之中。學生在四季更迭的耕耘中,不僅習得了農事知識,磨練了意志品質,更增進了對中華優秀傳統節氣與農耕文化的認同與熱愛。這一創新實踐,讓古老的節氣智慧與勤勞精神在秀田學子心中煥發出蓬勃生機。(萬寶瑩)

(責編:龐冠華、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