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市縣

章科:腳沾泥土 心系鄉親

2025年07月15日16:15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清晨,廣西桂林市全州縣紹水鎮大惠村新硬化的村道上,一個身影蹲在路邊,仔細查看著路基的接縫處。汗水浸透了他襯衫的后背,指尖沾著泥點——這是全州縣人大代表章科日常工作的縮影。

章科組織鎮級人大代表、村“兩委”干部深入道路施工一線開展現場督導。黃慧攝

章科組織鎮級人大代表、村“兩委”干部深入道路施工一線開展現場督導。黃慧攝

開路先鋒:為鄉親叩響“致富門”

“山區發展的命脈是什麼?是路!”站在蜿蜒的山路上,章科目光堅定。作為人大代表,他深知,路通則百業興,閉塞的交通是鄉親們脫貧致富的最大“攔路虎”。

2021年換屆伊始,章科代表就積極履行人大代表職責,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在日常工作中,他通過走訪調研、代表聯絡站接待等方式,收集到群眾對道路硬化的迫切訴求。會議期間,他聯合代表提出了《關於加快高山少數民族聚居地區道路硬化建設的建議》並得到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閉會期間,他主動對接交通、鄉村振興等部門,通過代表建議督辦、專題座談等多種形式持續跟蹤推進。最終推動兩條“生命路”成功立項:梁家電廠至畫眉沖少數民族村950米道路,以及報目元村至資源縣中峰鎮福景村1160米連接路,用實實在在的履職成效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

2022年,更大的喜訊傳來,大惠至咸水洛江村2100米的“任督二脈”被打通!“這條路對我們太重要了!”村民老李激動地說,“以前去界首趕集要走半天泥路,深一腳淺一腳。現在半小時左右就能到,拉點東西出去賣方便多了!”這條主干道,徹底改變了村民就醫、趕集、銷售農產品的困境,“大山佬佬”的稱呼成為歷史。

章科的“筑路夢”並未止步。2022至2025年間,750米小柘村道、660米停車坪至水壩路、1020米上堰塘道路相繼完工﹔20多處危險路段完成維修加固﹔6座踏水橋穩穩橫跨溪流﹔一座嶄新的污水處理站拔地而起……有人笑他性子急,他卻說:“等不起啊!早一天通路,鄉親們就早一天過上好日子!”望著眼前四通八達的村道網,章科黝黑的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生態衛士:守護祖輩的“綠色銀行”

2023年夏天,一場突如其來的蝗災席卷大惠村。曾經郁郁蔥蔥、被村民視為“綠色銀行”的萬畝楠竹林,眼看就要毀於一旦。竹葉被啃噬殆盡,不少村民心急如焚:“祖輩留下的家業啊!要不……砍了改種別的?”

“砍竹是斷腕求生,防虫才是保根續脈!”章科在代表聯絡站接待群眾時斬釘截鐵地說。接到竹農反映的虫害問題后,他立即啟動代表聯絡站快速響應機制,組織專題調研並形成《關於加強竹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建議》。作為人大代表,他第一時間通過聯絡站“民情直通車”向鎮政府反映情況,連夜協調林業專家駐村指導。在防治攻堅期,他把代表聯絡站搬到田間地頭,白天陪同專家踏勘竹林,晚上在聯絡站召開“竹農夜話”收集意見﹔防治關鍵階段,他依托聯絡站開設“防治課堂”,手把手教竹農科學配藥。功夫不負有心人,科學的防治手段立竿見影,第二年蝗虫密度驟降90%以上。當春雨過后新筍破土時,老竹農趙大爺專程來到代表聯絡站,握著章科的手哽咽道:“這個聯絡站真是咱老百姓的貼心站,章代表保住了我們的命根子啊!”

民心所向:永不疲倦的“追夢人”

“人大代表就是要當好群眾的‘貼心人’。”這是章科常挂在嘴邊的話,更是他履職盡責的真實寫照。作為新上任的縣代表,他敢想敢干,創新建立了“三必到”工作法:群眾有矛盾糾紛必到現場調解,有急難愁盼必到實地調研,有意見建議必到聯絡站接待。翻開他那本已經泛黃破舊的《代表履職筆記》,128條群眾訴求記錄得密密麻麻——從李嬸家宅基地糾紛到王伯的醫保報銷難題,從村道修繕到產業發展規劃,每一條都詳細標注著受理時間、辦理進度和最終結果,辦結率高達96%。

“這本筆記就是我的履職‘成績單’。”章科常說,“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記在本上更要放在心上。”在他的推動下,所在選區率先建立了“代表履職回訪”機制,確保每一個訴求都有回應、每一個承諾都能兌現,真正讓代表履職從“紙面”落到了“地面”。

如今,漫步在大惠村,一條條“民生路”托起振興的希望,一張張幸福的笑臉映入眼帘。這位腳底永遠沾著泥土、心中時刻裝著鄉親的“追夢人”章科,正帶領著大惠村,步履鏗鏘地走在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上。(黃慧)

(責編:陳露露、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