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廣西要聞

向“新”而行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

——南寧市東部新城按下發展快進鍵

2025年07月09日09:20 | 來源:廣西日報
小字號

南寧東部新城部分園區道路具備通車條件

  7月8日,在伶俐工業園區,寧福新能源電池正源源不斷輸向全球市場﹔在六景港區塔吊林立,總投資57.39億元的國家物流樞紐加速成型,為西南出海通道構筑新支點﹔橫州市新材料產業園裡,法國愛森集團的造紙化學品項目落地生根,傳統茉莉花之鄉正蝶變為臨港化工產業新高地。

  這裡是建設面貌不斷更新的南寧東部新城,它是南寧市“一體兩翼”產業格局的“東翼”。

  今年以來,南寧市拓展工業發展新空間,提質發展東部新城,主動服務和融入平陸運河經濟帶,推動交通向海、要素向海、產業向海,謀劃布局平陸運河沿線產業,加強補鏈延鏈強鏈,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這座產業新城以驚人速度刷新發展刻度:今年1至5月,園區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41.16億元,同比增長56.6%。其中,鏈主型龍頭企業弗迪電池、太陽紙業表現出色,在總產值佔比中保持在六成以上,成為拉動工業增長的核心力量。

  另一組披露的數據更加令人振奮,今年一季度,東部新城對南寧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8.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總量、增速均排全市各園區第一,成為首府工業經濟增長的有力支撐﹔工業投資完成25.8億元,總量排全市各園區第一。

  “南寧市現已成為比亞迪重要的新能源電池生產基地。”南寧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范汝澤自豪地說。

  數據的躍升背后,是產業生態的深度重構。南寧東部新城作為第一批廣西向海經濟發展示范園區,向海潛能加速釋放。平陸運河建成后,5000噸級船舶可從南寧六景港區直達東盟,出海裡程和時間大幅縮短,將為沿線企業帶來了更多發展機遇。

  多氟多控股的廣西寧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GWh鋰電池項目一期投產后,公司總經理助理楊豪亮的目光開始投向東南亞市場。他表示,未來將充分發揮南寧的地理優勢、利用平陸運河加快建設的重大機遇,加快布局東盟,並加強技術研究,進一步提升產品性能,為公司的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東部新城新興產業呈現集聚發展態勢。”南寧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南寧東部新城開發建設指揮部辦公室主任閉國礎介紹,今年以來,東部新城新簽約5000萬元以上區內外項目11個,總投資約38.19億元,重點跟進洽談化工、電子信息、船舶制造等七大類招商引資項目共23個。弗迪電池、太陽紙業、比亞迪碳酸鋰、法國愛森以及多氟多等項目全部達產后,年產值將突破2000億元。

  基礎設施是園區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高新區、青秀區、橫州市協力推進南寧東部新城基礎設施建設,使園區交通物流配套日趨完善。

  “張六公路是連接南寧主城區與東部新城的主干道,通車后將極大提升園區物流效率,車輛無需繞行高速公路,即可快速直達南寧市區及五象新區,運輸時間大幅縮短,企業運營成本顯著降低。”青秀區委常委、副區長邢義波說。

  “東部新城作為南寧市向海經濟發展的核心區域,正積極構建運河產業發展新場景。”橫州市委常委、副市長農烈認為,要主動銜接平陸運河經濟帶建設,深化與北部灣沿海城市、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協作,下好區域協同“一盤棋”,同步拓展面向東盟的跨境產業合作,構建“研發—生產—貿易”一體化跨境產業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向海產業集群。

  聚力向海而興,“東翼”未來如何打造成為創新創業、宜居宜業的千億元級現代化產業新城?

  閉國礎表示,南寧東部新城將依托平陸運河,以港、建、運、造船全產業鏈的思路謀劃引進臨港產業項目,打造新興領域千億元級產業集群,同時瞄准國內及東盟市場前景大、配套需求強、具有比較優勢的高成長產業,加速推進構建集港口建設、造船、運輸物流為一體的臨港產業體系。(記者陳可夫 通訊員黃夢 文/圖)

(責編:龐冠華、陳露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