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力打造全員監測新格局 高效支撐南寧市水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

水是生命之源、生態之基、民生之本。黨中央高度重視水安全工作,把水安全上升為國家戰略,系統推進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和水資源保護。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以下簡稱“南寧中心”)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堅決扛起生態環境監測主責擔當,高效支撐南寧市水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
全員監測 持續鍛造鐵軍隊伍技術能力
立足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建設需求,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積極構建全員監測新格局。實現水質採樣上崗持証全員覆蓋,利用“一線帶二線”輪崗交流機制,有效促進二線科室人員監測技術能力提升。制定《2025年南寧市生態環境監測方案》及配套任務清單,建立科室責任包干制,確保責任落實到位,同時建立“全員參與、動態支援”跨部門協作機制,持續筑牢監測根基,進一步提升監測隊伍的整體戰斗力。通過開展專項考核,強化新進人員和轉崗人員能力監控和考核力度。將上崗考核作為人員能力常態化管理手段,嚴格落實“人員輪崗不丟技能”工作要求﹔全體監測人員按中心統一部署,參與現場採樣及分析測試,“一專多能、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格局已逐步形成。
全員應急 全面提升生態環境應急監測能力
深入貫徹國家和自治區對環境應急監測工作“平戰結合”的工作要求,不斷健全完善應急監測體系。一是構建全員參與機制,將全體人員編入應急分隊,建立“老帶新、熟帶新”的階梯培養模式,組建4支功能完備的應急監測分隊,每支分隊均配置現場監測組、綜合應急組、實驗室分析組、后勤保障組,實現應急監測要素全覆蓋。二是完善輪訓體系,實行分隊按月輪值制,以“一月一隊一拉練”開展實戰演練,在分隊內實現應急監測全流程、全要素閉環運轉,切實提升應急監測的“腳力和手力”,不斷錘煉隊伍快速響應和協同處置能力。三是建立能力提升機制,充分利用全國和全區監測技能大比武平台,採用“以賽促訓”培養模式練兵,持續強化技術隊伍的專業素養和技術水平。
全項分析 高效支撐南寧市水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
立足自身專業技術優勢,主動作為,精准服務地方生態環境管理需求。一是聚焦重大工程保障,對轄區內國家重特大建設項目平陸運河項目施工相關河段的地表水、地下水水質開展跟蹤監測,保障平陸運河項目順利施工。二是筑牢飲用水安全防線,在對市縣級開展地表水飲用水109項和地下水飲用水93項全分析監測基礎上,重點對轄區飲用水水源地涉重金屬環境風險開展專項排查監測,保障“南寧市民水缸子”安全。三是助力黑臭水體治理攻堅,開展黑臭水體水質跟蹤監督監測。四是強化監測數據應用,充分挖掘各類監測數據所反映的水環境質量問題,精准研判南寧市水環境質量現狀及變化趨勢,定期編制環境質量分析報告,切實發揮環境監測“耳目”和“哨兵”作用,為南寧市水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
下一步,南寧中心將繼續以首善標准推進水生態監測現代化建設,切實筑牢南寧市水生態安全屏障,為守護邕江碧水清波、建設美麗南寧做出更大貢獻。
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生態環境監測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