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游熱度攀升 夜間經濟、文化體驗成消費新引擎

“五一”假期,南寧朝陽商圈熱鬧非凡。
游客在選購壯錦文創產品。
中山路美食街人流如織。記者宋延康攝
“五一”假期,南寧各大景區、商圈、夜市人潮涌動,網友直呼“南寧人流有億點點震撼!”記者走訪發現,南寧本地游熱度攀升,許多游客朋友白天賞花,晚上逛夜市。夜間經濟煥發活力,文化體驗類消費成為新增長點,市民消費模式呈現多元化、品質化趨勢。
夜市煙火氣加持文旅新創意
“這裡人太多了!走都走不動啊!”5月1日晚,中山路美食街人群密集,老友粉、酸嘢、烤生蚝等特色美食攤位前都擠滿了人。“我沒想到一個地方可以這麼熱鬧!”來自北方的游客鐘熊笑著說,“雖然排隊等得有點久,但看到這麼多好吃的,就覺得一切都值得了!”
“假期每天營業額比平時多了兩倍多。”經營豆漿油條的黃老板告訴記者,許多游客專程來打卡“升級版”中山路夜市。改造后的中山路不僅保留傳統小吃,還引入文創市集、非遺手作攤位。游客在品嘗美食的同時,還能體驗繡球制作、壯族織錦等非遺技藝。
“南寧夜市美食真的很多,每個攤位都有各自獨特的風味。”陳女士說,她和朋友們打卡了“三街兩巷”和平西夜市,嗦粉、擼串、吃酸嘢,配上雷公根、甘蔗汁和槐花粉,很滿足。
在邕州古城水街示范區的石巷口,非遺表演+國漫展演+旗袍大秀輪番炸場,南寧禮物市集匯聚了琳琅滿目的南寧特色好物,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前來打卡。
邕江夜游也成為“爆款”。市民陳女士帶著家人乘游船欣賞兩岸燈光秀,她說:“江風吹著很舒服,還能看到打鐵花表演,孩子特別喜歡。”
據悉,以“服務消費提質惠民 樂享幸福美好生活”為主題的2025年“惠”玩夜廣西服務消費季活動將延續至6月,圍繞夜食、夜購、夜宿、夜游、夜健、夜演、夜娛7大主題,推出超300場夜間特色促消費活動。同時,“煙火夜廣西”百街消費地圖小程序已上線,為消費者提供消費購物、餐飲美食、品質住宿一站式全方位游玩指南。
非遺國潮元素解鎖新鮮體驗
今年“五一”假期,南寧消費市場還涌現出一批融合非遺、社交與跨界元素的創新場景,為市民和游客解鎖新鮮體驗,折射出城市消費升級的多元可能性。
走進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文創店,琳琅滿目的文創產品映入眼帘,其中壯錦和繡球最吸睛。壯錦色彩斑斕、圖案精美,繡球小巧精致、繡工細膩,每一件都是承載著民族魅力的藝術品。成都游客黃小姐表示:“這些壯錦和繡球太特別了,不僅好看,還讓我感受到了壯族文化的魅力。我想買幾個回去送給朋友,讓他們也感受一下廣西的文化。”
在邕州古城·三街兩巷歷史文化街區,漢服體驗館、國潮文創店人氣火爆。一家主打廣西民族元素的文創店內,繡球香囊、銅鼓書簽、麼乜鑰匙扣等產品供不應求。“我們推出‘打卡換文創’活動,每天都送出上百份小禮品。”店主李女士表示,國潮設計讓傳統文化更貼近年輕人。
露營騎行帶火“近郊經濟”
受“微度假”需求推動,“五一”期間南寧近郊露營地預訂火爆。在良慶區某露營基地,帳篷、天幕錯落分布,親子家庭圍坐燒烤、制作手工。“假期前一周營位就訂滿了,不少客人自帶露營裝備來體驗戶外生活。”基地負責人介紹。
記者走訪發現,一些酒店和民宿也紛紛推出露營套餐,將住宿與露營活動相結合,為游客提供了更加多樣化的旅游體驗。此外,近郊露營熱潮還促進了鄉村旅游的發展,帶動了當地農產品的銷售和鄉村旅游項目的開發。石埠等鄉鎮的市集圩日吸引了大量年輕消費者,選購新鮮土貨,感受當地傳統習俗。
騎行作為時下熱門的戶外活動,不僅推動了自行車市場的增長,還帶動了運動相機、騎行裝備的銷售和租賃業務。這個假期,邕江沿岸騎行道車流猛增,騎手們騎著車吹著江風,感受假日的美好。市民劉先生說:“租輛自行車沿江騎行,既能鍛煉身體,又能避開景區擁堵。”
“消費升級折射城市發展新動能。”南寧市社會科學院城市所助理研究員龐嘉宜分析表示,南寧“五一”消費趨勢表明,傳統消費正向體驗式、個性化轉型。夜間經濟、文化IP與本地資源結合,既留住消費存量,又吸引外來游客,這種“內外雙循環”模式為城市經濟注入可持續動力。(記者 羅顥 趙金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