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 連接東盟 廣西打造“絲路電商”新平台

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今天,廣西正以其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創新模式,成為連接中國與東盟國家的重要電商樞紐。
立足“買全國、賣東盟,買東盟、賣全國”的發展理念,廣西與東盟各國共享“絲路電商”發展機遇和紅利。這其中,助力實現“365天永不落幕的中國—東盟博覽會”的中國—東盟特色商品匯聚中心(以下簡稱“匯聚中心”)格外亮眼。
這是中新南寧國際物流園延續廣西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產業升級項目,於2021年聯合中國—東盟博覽會秘書處共同打造,已有超5500種國內外特色商品入駐,策劃、承辦各類線上線下特色主題活動約300場。
匯聚中心為本土產品搭建出海平台。人民網記者 嚴立政攝
雙輪驅動打造“永不落幕”的商貿平台
匯聚中心以“線上數字化平台+線下展館沉浸式商貿體驗”的創新模式,構建了365天永不落幕的中國—東盟博覽會。“如今,這裡不僅滿足人們對東盟特色商品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也為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提供了高效服務平台,有力推動了跨境商品貿易發展。”中國—東盟特色商品匯聚中心副總經理李丹表示。
在線下,17個主題展館各具特色,通過融入地域人文風情的設計,為商家提供沉浸式商貿體驗。從馬來西亞的燕窩到越南的咖啡,從泰國的醬料到柬埔寨的大米,琳琅滿目的商品讓到訪者直觀感受到東盟特色產品的魅力,有效促進了商品展示向實際交易的轉化。
在線上,匯聚中心搭建了B2C和B2B數字化平台,通過“C端引流、B端賦能”的模式,精准對接消費者需求與商家資源,實現跨境貿易“零距離”。此外,匯聚中心還不定期舉辦各類主題活動、專場推介會等線上線下活動,為商家搭建供需對接平台,助力信息聯通與資源共享。
中國—東盟特色商品匯聚中心新加坡館。人民網記者 嚴立政攝
一站式服務破解跨境貿易難題
跨境貿易的痛點和難點一直是中小企業“不會做、不敢做”的攔路虎。匯聚中心通過提供政策解讀、資源對接、小語種翻譯、人才培訓等一站式服務,為企業掃清障礙。同時,中心還依托中新南寧國際物流園的強大供應鏈體系,為企業提供倉儲、冷鏈等物流保障,優化跨境物流路徑,降低運營成本。
馬來西亞榴蓮制品商家的成功案例正是匯聚中心服務的生動體現。該公司主營榴蓮制品,但受限於季節性生產和中國市場渠道不足,長期難以規模化發展。入駐匯聚中心后,平台為其量身定制品牌提升策略,推出“榴蓮心意”專屬品牌,並通過線上線下全域營銷迅速打開中國市場。2024年,雙方聯合研發的“阿嫲心意”榴蓮麻糬成功進入北京等地的連鎖超市,實現了品牌價值的飛躍。
匯聚中心不僅助力東盟商品進入中國,也為中國品牌“出海”搭建橋梁。廣西金桔露通過中心對接越南市場,在東盟市場需求分析和包裝優化的支持下,成功打開銷路,並計劃開發更適合當地消費習慣的新產品。此外,梧州六堡茶、柳州螺螄粉等“桂字號”特色產品也通過“文化展示+產品展銷”模式走向國際,成為中國文化與商貿結合的典范。
目前,匯聚中心已引進包含東盟十國在內的超5500種特色商品,涵蓋食品、日用品、美妝、工藝品等多個品類,平均每月接待5000人次參觀考察,平台聚集效應日益顯著。
李丹表示:“未來,匯聚中心將持續深化數字化貿易手段,提供智能化的跨境貿易全流程解決方案,成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平台。匯聚中心也誠摯邀請更多海內外企業前來參觀交流,共謀合作商機,共享發展紅利。”
從“地理樞紐”到“數字樞紐”,廣西正以匯聚中心為支點,撬動中國—東盟跨境電商的新市場。在這裡,泰國的香米通過直播走進中國社區,廣西的螺螄粉依托海外倉熱銷吉隆坡……一個個生動的貿易故事,正是“絲路電商”促進民心相通、共享發展紅利的生動寫照。
廣西外貿優品。廣西商務廳供圖
前不久,由商務部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主辦,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廣西壯族自治區商務廳承辦的“絲路電商”雲上大講堂東盟專場活動在南寧舉辦。廣西商務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廣西大力推動面向東盟的“電商聯通”,以絲路電商為媒搭建交流平台,創新舉辦中國—東盟絲路(跨境)電商開發合作主題推介活動、廣西新絲路跨年電商節、東盟好物網購節等系列活動,與東盟各國共建電商大市場,助推東盟產品通過“廣西渠道”進入國內市場。
隨著RCEP深入實施,這條跨越山海的數字絲路,必將綻放更加奪目的光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