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要聞

樂業:堅持黨建引領 推動產業振興

2025年04月14日10:03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樂業縣以黨建為筆,在鄉村振興畫卷上勾勒出產業振興的壯美圖景。該縣緊扣建強堡壘、育強隊伍、提升服務三大主線,推動黨建與產業深度融合,先后獲評國家有機產品認証示范區,甘田鎮入選國家農業產業強鎮創建名單,連續三年在自治區鞏固脫貧成果后評估中獲評“綜合評價好”等次,走出了一條具有山區特色的黨建引領產業振興之路。

強基固本筑堡壘,激活產業振興“主引擎”

走進樂業鄉村,處處可見黨組織引領產業發展的生動實踐。8.46萬畝特色產業基地內,獼猴桃、刺梨、高山蔬菜等作物郁郁蔥蔥,黨員先鋒隊隊員正指導農戶修枝疏果。花坪鎮種植戶田美的獼猴桃園,過去由於缺乏科學管理,產量一直不高。黨員先鋒隊的技術骨干定期上門指導,從施肥、剪枝到病虫害防治,手把手教她科學種植方法。如今,田美家的獼猴桃不僅產量大幅提升,品質也更優,在市場上十分搶手。這片土地的蝶變,正是當地黨組織強基固本的成果縮影。

近年來,樂業縣持續深化自治區“整鄉推進、整縣提升”農村基層黨建示范縣創建,創新開展村級黨支部“爭星奪旗”提升行動,44個星級村黨組織、47面紅旗村旗幟在產業一線高高飄揚,帶動全縣89個村黨組織迸發出強勁動能,推動特色產業覆蓋率達97.20%。

頭雁領航,群雁齊飛。該縣實施“頭雁強能”行動,構建“儲備選拔—拉練培訓—學歷提升—結對幫帶—量績打擂”全鏈條培育機制,2024年全縣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領辦89個基層黨建項目,其中77個聚焦產業發展,帶動村級集體經濟村均達24.62萬元,位居全市第一。甘田鎮板洪村黨支部書記領辦的紅心獼猴桃產業項目,不僅讓村集體經濟年增收27萬元,更帶動群眾增收160 余萬元。

一個黨員一面旗。230余支產業發展黨員先鋒隊活躍在田間地頭,1.5萬余戶群眾通過“一聯N”結對機制,在黨員帶領下種植特色產業,7.4萬個產業務工崗位讓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

淬煉隊伍聚合力,打造產業發展“生力軍”

在新化鎮百坭村文秀幫扶產業基地,一群駐村工作隊員正在現場對標學習。樂業縣創新開展“對標文秀找差距,振興鄉村我先行”活動,組織226名駐村干部對照“文秀品質+駐村職責”剖析差距1086條,制定提升措施1248條,激發干事創業熱情。

產業發展,技術是關鍵。該縣推行“一鄉一團”+“產業組團” 雙組團服務模式,48名科技特派員化身“田間醫生”,累計提供技術指導450余人次、培訓3100余人次,培育出408家農民專業合作社、320家家庭農場,年總產值近4億元。同樂鎮獼猴桃種植戶蒲朝思感慨:“專家手把手教管理,果子品質好了,銷路也不愁!”

在樂業,一線干部有奔頭、有干勁。該縣出台“黃文秀式好干部”選樹辦法,從鄉村振興、重大項目等一線選拔27名先進典型,納入專項干部庫重點培養,75名服務產業發展突出的干部獲提拔重用,95人次優先晉升職級。鮮明的用人導向,讓“崇尚榜樣、爭當榜樣”成為全縣共識。

創新載體強支撐,構建產業升級“新生態”

在邏西鄉,產業聯盟功能型黨支部成為破解產業發展難題的 “金鑰匙”。通過技術共享、人才共用、產業共建,2024年新種植油茶、八角1.1萬余畝,有效解決了群眾產業發展“小散弱”問題。

科技賦能產業升級。樂業縣與國家科技特派團合作建立“專家工作站”,柔性引進13名獼猴桃領域專家,通過“結對幫帶”培育230名鄉土人才,開展技術培訓730余人次,推動500畝獼猴桃示范園畝產量從800斤提升至2000斤,56戶種植戶年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2024年,全縣獼猴桃投產面積達2.5萬畝,產值 3.2億元,相關經驗登上《中國人才》雜志。

在農產品加工端,樂業縣攜手中國廣核集團,建成我國首個農產品原產地電子束保鮮示范中心,首創的電子束保鮮加工工藝獲評“全球最佳減貧案例”,為高山蔬菜、獼猴桃等特色農產品裝上“保鮮引擎”。樂業縣樂美奇異果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楊再飛說:“以前獼猴桃果放不了多久,運輸路上還容易壞,想多賣點都難。現在有了這電子束保鮮技術,果子能保鮮很久,對我們幫助太大了!”在銷售環節,黨組織統籌構建“個十百千萬”銷售體系,10家農業經營主體入駐“832”平台,實現農特產品銷售額超1.3億元,遠銷粵港澳大灣區及南寧、百色等地。

從支部建在產業鏈上到人才聚在產業鏈上,從技術賦能到市場破局,樂業縣正以黨建引領繪就產業振興新圖景。“我們將持續深化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機制,讓黨旗在產業一線高高飄揚,讓群眾在產業發展中共享更多紅利。”樂業縣黨建工作中心主任張勝根表示。(姚再禧、譚天杰)

(責編:陳麗冰、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