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縣:AI教學“雲端團研” 城鄉課堂“組團開挂”

近日,容縣鬆山鎮中心幼臣村分園在縣教研共享平台“AI夢想職業換裝算法”技術賦能下,讓萌娃們美美地享受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夢想職業秀”,孩子們親自參與AI一鍵生成自己的“未來職業分身”,在虛實交融的沉浸式體驗中開啟未來世界的探秘之旅。
鬆山鎮中心幼臣村分園萌娃一鍵生成自己的“未來職業分身”。甘玲玲攝
在容縣,一場教育界的“雲端團研”正悄然推動城鄉課堂“組團開挂”,全縣1.2萬名教師化身“賽博師徒”,硬核破解城鄉教育“裝備差”。“以前村幼AI教學像單機游戲,現在全縣教師都是我的‘隊友’!”臣村分園梁玲老師點開縣教研平台,瞬間彈出縣城名師“AI夢想職業換裝算法”、山區教師開發的“鄉村代言人”,甚至還有教育局剛“空投”的“輕量化AI工具包”。
這場“教學革命”是容縣堅持黨建引領教育“1+3+5”數智化轉型的“頂流打法”和生動實踐:通過制定人工智能教育發展規劃,構建政策保障、資源建設、督導評估三維機制,實施教師素養提升等五大工程,先后投入資金350多萬元建設學校編程課后服務體系,已培育出500多名熟練AI教學的“雙師型”教師和依托AI教學案例庫搭建的12個學科組組成的200多個“數字教研共同體”,他們既能講山歌非遺,又會玩AI建模,不僅實現城鄉教學資源共享,更通過“學用創”閉環遴選研修練兵制,讓鄉村教師直接參與3D虛擬實驗室、AI課堂行為分析系統等前沿項目開發,打破城鄉局限,已共同孵化出600余個本土化AI教學案例庫。
“教育公平不應該是簡單的‘送裝備’,而是幫每個孩子找到‘開挂密碼’,當城鎮學校在數智世界組隊闖關,那些曾被大山阻隔邊遠鄉村的祖國花朵的夢想和理想,應當通過AI技術和光纜呼嘯奔騰,我們正從‘技術革命’走向‘教學革命’。”容縣教育局局長楊武表示。容縣通過線上線下2萬余人次城鄉教學骨干培訓和閉環遴選研修練兵實訓,“AI+教育”裂變成效初顯。下階段將重點推動從幼兒園的“探秘夢工廠”到中學的“創客實驗室”,從農村教學點的“AI名師課堂”到職業教育籌建的“工業機器人實訓基地”再到全縣“教育數智大腦”等更多創新實踐,讓學生在數智場景中實現“個性”深度學習、成才。(甘玲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