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江多舉措助力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

近年來,河池市環江優化調整就業幫扶車間管理,扶持一批重點企業建立就業幫扶車間,幫助無法外出務工的脫貧勞動力等重點群體在“家門口”就業。2024年,全縣累計通過認定的就業幫扶車間30家,共吸納就業人數3294人,為符合條件的22家就業幫扶車間發放帶動就業獎補資金106.8萬元。
車間生產現場
強化建設引導,合理分類施策。環江形成“廠房式、商貿流通式和鄉村旅游式”三種車間建設模式,因地制宜發展林產品加工、食品加工、電子加工、絲綢加工、鄉村旅游等特色行業,引進專業技術人員向村民傳授技術,帶動村民通過勞動致富。引導部分有實力企業生產向鄉鎮延伸,鼓勵企業在鄉鎮建立產品加工點,如廣西木論白丹生態飲用水有限責任公司建立在川山鎮白丹村白上屯,吸納周邊農村勞動力48人就業。在環江毛南家園安置區建立了廠房式就業幫扶車間——環江耀輝電子廠,吸納易地搬遷戶就近就地就業67人。
技能培訓現場
強化監督管理,暢通供需渠道。環江持續做好就業幫扶車間的動態管理,成立就業幫扶車間常態化聯系服務工作專班,落實專員聯系車間制度,推動就業幫扶車間工作持續健康發展。定期排查轄區內就業幫扶車間的情況,了解掌握幫扶車間用工需求,通過線上發布招聘信息,線下依托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招聘活動,暢通脫貧勞動力與就業幫扶車間的供需對接渠道。2024年,組織開展“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服務月、金秋招聘月等線下招聘活動54場,有400多家企業進場招聘,提供就業崗位10000多個。同時通過鄉鎮就業社保中心、村級綜合服務平台、幫扶干部入戶、就業專項活動等途徑向有轉移就業意向的脫貧勞動力推送,組織引導脫貧勞動力到幫扶車間就業,進一步強化幫扶車間的社會效益。
強化自身建設,推動車間平穩運行。環江通過有針對性地開展免費技能提升培訓,提高農村脫貧勞動力參與就業技能培訓的積極性。2024年,開展職業技能培訓39期,共1661人,帶領群眾從田間地頭走進車間廠房,成為鄉村振興的“主力軍”。同時,充分發揮縣城區、2個大型移民安置區及東興鎮和川山鎮塘萬村5個零工市場(服務站)的服務功能作用,不定期向廣大求職者提供就業崗位查詢、求職登記等服務,搭建就業幫扶車間和求職者供需平台,促進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
來源:環江縣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