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

一顆腰果的旅行

2025年03月14日17:46 |
小字號

瞧,這顆腰果圓潤飽滿,香氣馥郁,口感酥脆,還身著一襲脆紫的外衣。它竟是來自距離中國南邊兩千公裡之遙的越南南部平福省。此地屬熱帶季風氣候,終年都用充沛的陽光雨露,孕育出極為豐富的農產品。腰果在此生長,能夠一年三次開花、三次結果。而這顆腰果,竟長在果子的底部,外面還包裹著一層厚實堅硬且具腐蝕性的保護殼。

原來,腰果結果時,花托會形成一種被稱為肉質果的假果,而通常所說的腰果,實則是假果下方的腎型果。當果實成熟,工人便會摘下整顆果實,僅取下方的腎型果,暴晒七天,方能開殼取出其中的果仁,此時的果仁外留存著一層薄薄的紫衣,這便是我們常見的紫皮腰果。

此刻,腰果具備了啟程的基礎條件,從越南平福省向北而行,歷經近兩千公裡的運輸,在中國龍邦口岸完成貨物通關手續,接著換乘中國的運輸車輛,沿著銀百高速抵達靖西市廣康食品有限公司,在此落地加工。這家工廠每日可加工六十噸腰果,同時還能兼顧其他堅果類產品的加工,不但為當地創造了就業機會,也為集體經濟和個人帶來了頗為可觀的收入。

一顆顆腰果在此進行分選,篩選出優質的顆粒,接著洗淨一路的仆仆風塵,並充分消毒,晾干后,搭配天然礦物鹽,在高溫鍋爐中緩緩鹽焗。這一過程借助鹽的導熱特性,仿若為腰果進行熱敷般翻炒。熱敷使每顆腰果的表皮均能均勻受熱,鎖住自身的香甜,在翻炒中還能減輕震動,保持顆粒的完整。這一工序既保留了腰果的質感與鮮味,又賦予了腰果更豐富的口感,礦物鹽也為腰果的儲存和運輸充當了天然的防腐劑。

經由工人精心包裝之后,它們將再度啟程,運往中國各地,甚至出口至第三國,目前,已成功出口哈薩克斯坦162噸,出口尼泊爾14噸,將跨境小原料做出邊貿大生意。

腰果,也逐漸成為現代人親朋往來的上佳禮品,也成為茶余飯后的優質小零食。

來源:靖西市融媒體中心

(責編:譚江波、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