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人民日報看壯鄉

五年來推動辦成一千五百多件實事,廣西欽州——

五級人大代表聯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民主法治新觀察)

本報記者 李維俊
2025年03月05日08:3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人民日報》2025年3月5日第10版截圖

在中山路上經營了13年水站,商戶鄺鋼興這半年來干得格外起勁。可就在前兩年,他還動過閉門關店的念頭。

  “那時候路況太差了,送個水太費勁,生意沒法做。”回想起來,鄺鋼興直皺眉頭。

  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靈山縣陸屋鎮中山路,曾是鎮上的第一條硬化路。因年久失修,一度路面坑窪不平,摩托車、電動車走幾趟就壞車軸,嚴重影響沿街群眾出行和商戶經營。

  群眾的抱怨聲,陸屋鎮人大代表李森聽在耳中、急在心裡。他和幾名鎮人大代表跑前忙后,深入走訪沿街商戶和住戶,對收集來的150多條意見匯總分析,形成一份修路建議。

  2023年11月,陸屋鎮臨港產業園片區人大代表聯絡站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助力高質量發展”主題活動並召開民情溝通會,駐站的五級人大代表全部到場。

  會上,李森和幾名縣人大代表提出《關於撥給資金維修陸屋鎮城區中山路的建議》,得到與會代表一致認可。中山路修繕,很快就被列為靈山縣重點民生項目之一。

  2024年6月,施工方案正式通過。市、縣、鎮三級財政聯動籌措專項資金,並爭取到省屬國企平陸運河建設有限公司施工支持。中山路於當年7月19日動工維修,8月17日就全面完成路面鋪設和排水設施建設。陸屋鎮人大代表聯絡站還堅持“回頭看”,向當地交通、城管等部門提交關於中山路的規范管理建議。

  “如今路好了,生意自然更好,年收入比前些年能多兩三成呢!”鄺鋼興眉開眼笑。

  中山路的嬗變,是五級人大代表聯動打通民生堵點的一個例証。欽州市人大常委會將6400多名來自各行各業的五級人大代表混合編組,統籌進駐279個人大代表聯絡站,開展系列主題活動,聽取和反映社情民意。5年來,五級人大代表聯動推動辦成實事1500多件,成為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注腳。

  走進欽州市浦北縣柑浦堂健康產業有限公司,陳皮清香扑鼻而來。二樓的陳皮產業人大代表聯絡站內,“把聯絡站建在產業鏈上、把代表聚在產業鏈上、讓群眾富在產業鏈上”的標語格外醒目。

  “是各級人大代表和鄉親們共同努力,推動了陳皮產業快速發展。”浦北縣人大代表、龍門鎮黨委書記何顯銳深有感觸。

  時間拉回2020年。當時龍門鎮的陳皮產業已初具規模:柑橘種植戶1.4萬戶,種植面積3萬畝,總產值約15億元。但是,由於產業鏈不健全、標准化程度低,產品附加值一直不高。

  2021年10月,五級人大代表聯動召開民情溝通會。隨后,自治區、欽州市、浦北縣三級人大代表,分別在三級人代會上提交大力扶持龍門鎮陳皮產業園發展的建議。

  《浦北縣陳皮產業高質量發展五年行動方案(2022—2026)》落地實施,專項發展基金設立,標准化廠房投產……龍門鎮的陳皮產業開啟標准化、規模化、專業化的新進程,如今已帶動近10萬農村勞動力就業、產值突破30億元。

  五級人大代表還發揮各自領域優勢,推動解決農藥殘留、果皮甜度不足、病虫害防治難等問題。浦北縣陳皮協會會長陳能浩動情地說:“人大代表辦實事的效率和精神令人感動。”

  深入基層聽民聲,協同聯動解民憂。“我們正加力完善五級人大代表聯動機制,努力為基層通堵點、疏痛點、消盲點,不斷豐富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欽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覃天衛說。

《人民日報》(2025年3月5日第10版)

(責編:許藎文、陳露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