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彩明:講好地方文史 答好“履職卷”

“變換的是崗位,不變的是初心。不管在哪個崗位工作,作為人大代表,就是要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談到代表履職感受,欽州市六屆人大代表、市人大城建環保委員會委員,欽南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宋彩明如是說。
參加工作以來,宋彩明先后在欽南區沙埠鎮政府、政府辦、編委辦、向陽街道辦事處、二輕工業聯社、地方志辦等單位工作,歷經多個崗位﹔她圍繞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和社會經濟發展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參與市人大常委會開展的關於城鎮供水、新能源車充能管理、市容環境衛生、社會管理等調研和立法論証活動。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積極為民履職的情懷,為宋彩明圍繞發展大局認真調研思考,提出高質量的代表建議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宋彩明(右)到市政務服務中心就代表建議辦理情況進行回訪。陸燕攝
市六屆人大以來,宋彩明圍繞社會綜合治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經濟、醫療衛生、教育、企業發展、營商環境等問題,共領銜提出《關於建設欽州市老年醫院的建議》《關於對校園及周邊安全管理和未成年人保護等方面立法的建議》《關於促進“地攤經濟”合理科學良性發展的建議》等20余件建議,得到有關部門的積極回應與辦理。
2024年10月,宋彩明在人大代表聯絡站“周五有約”接待群眾,群眾反映了市政務服務中心部分窗口存在業務辦理等待時間長、特定業務窗口不足、設施設備老舊、服務功能不全等問題,她隨后在白石湖片區人大代表聯絡站“服務發展壯大實體經濟、助推一區兩地一園一通道建設主題活動民情溝通會”上,就相關問題提出了《關於健全優化市政務服務中心辦事服務配套設施,提升營商環境的建議》。
市民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自助辦理各項業務。陸燕攝
1月7日,記者走進市政務服務中心,看到前來辦事的市民井然有序,窗口工作人員在各自崗位上忙碌著。在一樓的24小時自助辦理大廳,11大類24台智能化的自助終端設備有序分布,市民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自助辦理各項業務。
“收到代表建議后,我們分類調整政務服務大廳布局,設置‘無差別綜合受理窗口’‘潮汐窗口’‘高效辦成一件事窗口’等,改變了‘一事一窗’模式,對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實行前台受理后台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確保企業和群眾辦事‘一次辦好’‘隻跑一次’。”市行政審批局辦公室主任曾菊花介紹,“我們不僅優化升級‘適老化’服務,更大程度方便老年人辦事,還優化了‘辦不成事’反映窗口與經營主體反映問題窗口,更好地解決企業和群眾‘急難愁盼’。”
到欽南區黃屋屯鎮大顯紅色革命紀念館調研。陸燕攝
2024年7月,宋彩明到欽南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工作。她堅持邊干邊學,以最快的速度熟悉地方志的業務工作,帶隊深入龍門港、黃屋屯、久隆、犀牛腳等鎮村,開展鄉村文化建設調研、地情資料收集和挖掘、年鑒志書等書籍進農村社區高校等“六進”活動。去年,在宋彩明的帶領下,欽南區地方志辦完成了《欽南年鑒(2024年)》的編纂,並獲得了出版書號﹔助力自治區方志辦平陸運河之人文運河建設,合力推進《廣西欽州坭興陶志》編纂﹔逐步鋪開了鄉村史志文化建設,啟動了黃屋屯、龍門港鎮村志編纂工作﹔拓展史志年鑒成果開發利用,開展10次贈送《欽州市欽南區志》、《欽南年鑒》等地方志書籍活動,贈送書籍116本(冊)等,推介和傳播了欽南文化,也為下一步更好履行代表職責夯實了基礎。
“人大代表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宋彩明說:“人代會召開在即,我准備在大會上圍繞‘開展鎮村史志文化建設,發揮其在助推鄉村振興發展的積極作用’方面提出建議,推動挖掘鄉土文化資源、編修地方志和村志工作的開展,由此助推鄉村文化振興,提升鄉村文化自信。”
來源:欽州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