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實事丨加裝交通信號燈、推廣響應式停靠……廣西積極解決群眾出行“煩心事”
人民網南寧1月21日電 (記者陳燕)加裝交通信號燈、推廣響應式停靠、改善視障人士便捷出行……近日,廣西多位網友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反映涉及出行的“煩心事”后,獲得當地積極回應解決。
網友留言及回復截圖。(點擊查看詳情)
網友反映交叉路口無交通信號燈 回復:加裝
“下雷路(新村大道)與西庄路交叉的T字路口,雙向六車道與雙向四車道交叉,附近有大學、中學、小學、地鐵口、多個居民區,較多車輛行人通行,目前沒有交通信號燈。”近日,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希望能在這個路段加裝交通信號燈。
收到留言后,南寧高新區管委會回復稱,經核實,新村大道A標工程—新村西庄路口交通工程建設項目業主為南寧相思湖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該項目已列入高新區2024年基礎設施建設計劃,並在逐步推進前期工作。目前施工圖已通過南寧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審核備案,正在落實項目建設資金。
南寧高新區管委會表示,在此期間,他們將協調交警部門加大巡查力度,做好該路口的交通引導工作,避免發生交通事故,保障人民群眾出行安全。
網友留言及回復截圖。(點擊查看詳情)
網友建議市區內紅綠燈增加語音提示功能 回復:逐步完善
“南寧的無障礙設施建設雖然已經較為完善,禮讓行人方面也做得較好,但還有一方面我認為是可以繼續優化的。”近日,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建議南寧市內的紅綠燈可以盡早增加語音提示的功能,為視力不便的市民提供更多的出行便利。
對此,南寧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回復稱,當地交警部門將繼續向市政府爭取財政資金的支持,積極推進城市建設和交通安全設施管理,通過城建計劃逐步完善、優化相關視障人士的交通安全設施建設。
南寧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介紹,經了解,目前視障人士在公共場合出行的安全及時間成本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為進一步改善視障人士便捷出行,南寧市公安局交警部門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以科技應用、設施完善、宣傳引導相結合,切實保障行人過街安全,維護良好的道路交通通行秩序,為視障人士的出行提供更加便捷和安全的通行環境。
據統計,2014年至2016年期間,交警部門通過“南寧市道路交叉路口信號燈智能改造升級項目”“南寧市路段斑馬線人行過街信號及電警項目”等城建項目在南寧市市區41個路口、路段增加了相關紅外檢測語音提示器約164組﹔2022年5月積極聯動市政等部門經多次走訪調研,選取園湖南路路段探索試點一套實用有效的視障人士過街方案,並於同年10月啟用園湖南路“智能助盲指引系統”。
網友留言及回復截圖。(點擊查看詳情)
網友建議公交實行站點響應式停靠 回復:推廣
“K22路線路較長,全程約需一個小時。”近日,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為了提高運行效率,建議公交公司對K22路實行“站點響應式停靠”。
“站點響應式停靠”是指公交車到達常規站點時,根據乘客需求開關上下客門,或在常規站點無乘客上下時可不停靠通過。
收到留言后,南寧市交通運輸局回復,近年來,該局不斷研究、探索適合調整為“站點響應式停靠”的公交線路,近期已將805路、809路、811路、K8路、K129路等5條公交線路調整為“站點響應式停靠”運營模式。
關於網友提出的K22路實行“站點響應式停靠”運營模式的建議,南寧市交通運輸部門表示,將根據運營線路的走向、站點站距、周轉時長、服務片區、客流動態等數據,研究採用響應式停靠的可行性,逐步推廣“站點響應式停靠”運營模式,不斷滿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另據記者了解到,截止到2024年12月初,南寧邕城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宣布:全市在21條公交線路試點運營“站點響應式停靠”模式,為加快推進新時代交通強市建設貢獻公交力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