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從“一人住院全家忙” 到“專業照護負擔輕”

一人住院全家忙,醫院家裡兩頭跑,白天黑夜連軸轉。當老齡化社會撞上獨生子女一代,一旦家裡老人生病住院,全家就會面臨巨大的照護壓力,所以對規范、專業的醫療護理員(即俗稱的“護工”)的需求極大。
為積極適應老齡化社會發展,2024年2月,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統一部署,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衛生健康委、財政廳、市場監管局、中醫藥局等5部門聯合印發《加強醫療護理員培訓和規范管理試點方案》,將該項改革列入為民辦實事工程。
同年3月1日,加強醫療護理員培訓和規范管理改革正式啟動,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江濱醫院、廣西醫科大一附院等15家醫療機構先行先試。
醫療護理員接受培訓。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供圖
轉眼間,廣西醫療護理員培訓和規范管理改革工作已啟動數月,成效如何?近日,記者走進廣西壯族自治區江濱醫院、廣西中醫藥大學附屬瑞康醫院等醫療機構,一探究竟。
“這些醫療護理員太讓我們放心了!”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江濱醫院,來自貴港市的孟延遠對醫療護理員連連稱贊。
孟延遠口中的醫療護理員,是由陪護服務機構規范管理,經過統一培訓,持健康証、職業技能証書上崗,幫助住院患者保持、恢復和促進健康,維持生命,減輕痛苦,預防疾病,提高生活質量的專業人員。
9個多月前,孟延遠84歲的爺爺因病住進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江濱醫院,入院后就聘請了醫療護理員照顧。
孟延遠說:“爺爺住院以來,醫療護理員每天無微不至地照顧,做得比我們這些親人還細心,減輕了我們的負擔。”
與孟延遠家一樣,在廣西中醫藥大學附屬瑞康醫院骨傷科病房住院的方顯機也聘請醫療護理員照顧。
方顯機稱,去年12月,他因腰椎滑脫,住院手術,在住院和術后恢復的這段時間裡,一直聘請醫療護理員照顧。
“照顧我的醫療護理員非常專業!手術后,我身體恢復得很好,過幾天就可以出院了。”方顯機感激地說道。
醫療護理員接受培訓。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供圖
醫療護理員的專業服務,也離不開專業的培訓。
為破解群眾住院陪護人員缺乏、專業性不一等“痛點”問題,廣西制定培訓機構技術評估標准、培訓和評價規范,實施專項培訓計劃,編制標准教材,建立師資專家庫,設置綠色通道開展實操性、規模化技能培訓考核,以精准考核提升護理員隊伍整體素質﹔綜合考慮康復科、老年病科、中西醫科等科室患者長期臥床、基礎疾病多、自理能力弱等因素,引導醫療機構組織專家每月對醫療護理員開展1—2次專科培訓,更好適應臨床工作環境﹔嚴格按程序遴選第三方評價機構,堅持“屬地管理、考培分離”原則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對一線持証人員結合星級評定提高薪酬待遇、落實職務晉升等,拓寬醫療護理員職業發展渠道。
“我們加強了校企合作,提高培訓針對性,培訓包括理論和實訓兩個部分,內容涵蓋生活照料、基本照護、功能鍛煉等7個部分,新手要完成28個課時的培訓,考核合格,才能拿到病患陪護專項職業能力証書上崗。”負責培訓醫療護理員的廣西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教師蒙汝萍說。
據了解,試點8個月來,15家試點醫療機構納入規范管理的醫療護理員達3527人,持有醫療護理員職業技能等級証書、病患陪護專項能力証書人員達3476人,較改革前分別增長112%、279%。同時,醫療護理員管理更加規范、技能水平大幅提高、服務質量快速提升,滿足了護理服務需求,改革的民生成色進一步彰顯。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農民工工作處副處長李岳峰表示,今年,廣西計劃鞏固改革成果,拓寬改革范圍,實施康養領域技能培訓專項計劃,將醫療護理員培訓和規范管理改革覆蓋到全區60%的縣級以上醫療機構,更好地幫助患者享受到更便捷、優質、便宜的醫療護理服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