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要聞

樂業縣四項技藝入選市級非遺名錄

2025年01月20日16:41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小字號

近日,百色市人民政府公布第九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樂業縣的竹編制作技藝、米豆腐技藝、柴把制作技藝以及漢族劃拳調四項技藝成功入選。這不僅是對樂業縣豐富文化遺產的高度認可,更為當地非遺傳承與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截至目前,樂業縣已有65項申報成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其中自治區級7項、市級19項、縣級65項。這些項目承載著當地深厚的歷史底蘊與獨特的民族風情。

樂業竹編制作技藝歷史悠久,選材於當地盛產的白竹、麻竹、梁山竹。匠人們需經過選竹、砍竹、劈篾條、編制等二十多道工序,將竹子制成各類生活器具與工藝品。竹編制品廣泛應用於當地人的生產生活,從田間背簍到家中儲糧用具籮筐,凝聚了匠人的智慧與汗水,是自然與人文完美結合的結晶,無一不體現著竹編技藝的實用價值與藝術魅力,同時散發著濃郁的地域風情。

樂業米豆腐技藝獨具特色,採用當地有機粳米、籼米為原料,並以火灰泡水制成的鹼水作為凝固劑,解決了傳統石灰水用量難控的問題。按火灰與大米1:1精准比例制作的米豆腐,色澤淡黃、質地綿軟、口感Q彈。石磨研磨米漿的傳統方式,讓米豆腐保留了純正的色澤、醇厚的香氣與細膩口感。各家各戶還會在米漿中加入水果汁、蔬菜汁的獨特配方,使米豆腐口味更加豐富多樣,成為各族人民四季三餐的“寵兒”。

樂業柴把制作技藝精細復雜,精選土麻鴨、黑豬肉、本地糯米等有機食材,經二十多道工序精心烹制而成。柴把把色澤金黃、口感筋道,酸甜咸辣多種味道層次分明。在傳承過程中,當地人根據喜好加入牛肉、羊肉或搭配果蔬,使其成為節慶家宴和餐廳中的熱門菜品。

樂業漢族劃拳調自明末清初傳承至今,已有四百余年歷史。這一傳統習俗蘊含著深厚的自然、人文與社會倫理道德知識,在桂西北高山漢族的婚俗、節慶中必不可少,是漢壯文化交流融合的見証。每逢重要佳節,人們在劃拳調中舉杯歡慶,增添了濃厚的節日氛圍。

近年來,樂業縣高度重視非遺保護工作,積極落實上級文化建設戰略部署。組建專業團隊深入鄉村,對非遺項目進行全面挖掘、梳理與評估,並嚴格按照程序申報,憑借充分的准備與詳實的材料,讓多項非遺項目成功入選各級名錄。

未來,樂業縣將繼續加大非遺保護力度。一方面,加大資金投入和人才培養力度,建立非遺傳承工作室與培訓基地,邀請資深藝人培養年輕一代傳承人﹔另一方面,推動非遺與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打造以非遺體驗為核心的旅游產品,促進文化產業與旅游經濟協同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姚再禧、冉濤)

(責編:陳麗冰、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