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農水務集團:活用“加減法” 創新助力企業提質增效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近年來,廣西農投水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農水務集團)積極響應新發展理念,夯實主責主業基本盤,活用“加減法”,從傳統水務行業的“粗放、滯后、人工”迭代為現代水務行業的“精細、預警、智慧”,同時做足人才強企、知識興企、產業富企方面的“加法”,在能源損耗、運營成本方面做“減法”,不斷推動創新“關鍵變量”轉化為提質發展的“最大增量”,以創新帶動企業發展提質增效。
混改制補鏈 強競爭力
廣農水務集團立足於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的大潮,結合產業所趨、發展所困,在做大做穩城鄉供排一體化主責主業“基本盤”的基礎上,發揮“鏈主企業”思維,積極發展水務行業關聯中下游業務。
2023年5月以來,廣農水務集團聯合組建的混改制企業廣農水務計量公司,通過自主研發第五代脈沖NB物聯網智能水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2024年,聯合組建的廣農水務科技公司,有效整合民營企業在閥門制造方面的技術優勢和廣農水務集團在供排水領域國有企業的平台優勢,創新補鏈,有效提高在水務行業的核心競爭力。2024年,通過衍生孵化、人才交流、資源共享等方式,獲得4項廣西區內領先專利技術、10項國內先進軟著技術、29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軟著使用授權,積極擴充專利儲備和技術加持,筑強未來發展后盾。
產學研融合發展降漏損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要實現產品的增值需要完成從“一”到“多”的轉變。廣農水務集團高度重視產學研深度融合,自2021年以來,通過與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深度合作,形成知識互通、成果共享的產學研利益共同體。廣農水務集團所屬供水公司與學院專家團隊開展管網測繪、管網平差、水泵運行工況以及絮凝試驗等項目合作,積極突破知識閾值。以第二期產學研合作為例,所屬企業通過繪制管網平面圖、平差圖及模擬運算,漏失率平均降低0.27%。2024年以來,工況運行、管網平差等被廣泛運用於設備改造、管網改造升級精細化管理水平的實踐中,廣農水務集團所屬企業供水管網生產制水能耗從2023年417.2度/千噸,降低至384.46度/千噸,降幅達7.85%。
通過內外聯動、借力發力,廣農水務集團秉承為民服務初心,以知識互通打破信息壁壘,在產學研合作中的成果普遍被應用於所屬企業的精細化管理實踐中。在管網漏失率和運營能耗上大做減法,在為民服務和優化配置生產要素方面已實現質的飛躍。
人才強企節成本
從傳統服務行業到新興智慧行業,催生服務新模式,創新發展新動能需要培育好人才資源。
廣農水務集團高度重視培養技術型、創新型、服務型人才,通過定期開展多層面業務系統的培訓班,印發科技成果激勵獎勵辦法等,把人才的創造力轉化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驅動力。近年來,廣農水務集團所屬企業培育出“廣西勞動模范”“廣西工匠”“廣西三八紅旗集體”“廣西技術能手”等優秀黨員職工達70余人,通過打造工匠工作室,發揮技能型工匠的“傳幫帶”效用,結成師徒教學相長的正向局面。通過人才強鏈,廣農水務集團所屬企業在泵房自動化升級改造工程、自動加礬改造項目、純二氧化氯消毒改造項目等項目工程有顯著提升。其中,廣農水務集團所屬岑溪供水公司同福河自動化系統改造項目實現了遠程監控,每年節約人工成本15萬元,節省電耗約5萬千瓦時﹔廣農水務集團所屬龍勝、天峨、都安、全州等多家公司通過優化水廠工藝流程和升級設備,每年節省運營成本60萬元。(古欣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