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有妙招 石榴經驗在推廣

石榴村位於廣西北流市平政鎮南部,轄區面積約5.8平方公裡,有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約4225人。全村以漢族為主,並有壯族、苗族、瑤族、哈尼族、布依族、仫佬族、彝族等7個少數民族,是一個多民族居住的小山村。近年來,石榴村創造性走出一條鄉村振興建設新路子,先后榮獲5A幸福村、自治區衛生村、自治區三星級農村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當前,平政鎮正在全鎮推廣運用“石榴經驗”,堅持黨建引領,匯聚社會各界力量參與基層治理,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格局,讓“石榴經驗”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煥發出勃勃生機。
北流市平政鎮六修頂雲海日出。
“石榴”花開相映紅
公益事業出經驗
道路通則百業興。鄉村道路,一頭連著農業農村發展,一頭連著百姓民生福祉,是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實事。
石榴村漂亮整潔的村委廣場,成為了村民休閑娛樂的好地方。
平政鎮龍池村龍石平安大道連接龍池、石榴兩個村,是周邊群眾出行的重要通道。自2018年鋪設完成之后,龍池小學路段和龍池小學至龍池村六組路段一直未曾大修過,經過多年使用,路面出現裂縫和坑洞,加之道路狹窄彎多,每逢學生上下學、節假日務工群眾集中駕車返鄉等時間節點,由於路窄會車難,不僅造成道路擁堵,還易發生車輛剮蹭、碰撞等交通安全事故,存在極大安全隱患,周邊群眾對拓寬道路的呼聲很高。
群眾急,組織更急。收到村民反映強烈的問題后,龍池村委以“石榴籽”公益事業促進會機制推動解決民生實事,主動作為、多管齊下,一邊聯系愛心企業家籌集修路資金,一邊協調村民同意部分土地用於拓寬公路,一邊對公路進行優化設計,在資金籌集、項目設計、實施建設等方面對龍池村龍石平安大道龍池小學路段和龍池小學至龍池村六組路段進行重新設計建設,將原有路面由1米拓寬至4米、減少彎道,既讓龍池村村民出行更加順暢,又重新硬化了路面,提高了公路質量,保障了龍池村六組、七組、八組村民的出行安全。
平政鎮龍池村到石榴村之間的龍石平安大道一隅。
2024年12月12日,平政鎮龍池村龍石平安大道龍池小學路段和龍池小學至龍池村六組道路的拓寬硬化工程順利完工通車。這兩段狹小的鄉村道路在精心拓寬和硬化改造下,路基穩固、路面平坦寬闊,已展露出煥然一新的模樣,如同閃耀在田野間的希望絲帶,是鄉村發展的便民之路,更是鄉村振興的康庄大道。
“平時這條路因為狹窄,避車不方便,學生上下學人流量大,安全隱患也大,現在看到這條路已經拓寬硬化,我非常高興,以后出行也更方便了,感謝村裡又給我們老百姓辦了件實事。”平政鎮龍池村村民何某某看著正在拓寬的村道說。
自今年3月平政鎮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通過“在全鎮范圍內推廣公益事業促進會長效機制”決議以來,公益事業促進會已成為平政鎮助力鄉村振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法寶。目前全鎮19個村(社區)均成立了公益事業促進會,不少村已完成了今年的公益項目建設,項目覆蓋道路建設、校園提升、亮化工程等。目前,“石榴經驗”已示范帶動全鎮19個村(社區)及部分單位、商會共捐款1700多萬元、無償讓地117.53畝,在全鎮掀起了鄉村振興基礎設施建設的熱潮,形成以點帶面、全面開花的局面。
石榴村便民候車亭。
石榴村公益事業促進會發動全村群眾投資投勞建成了2024年的第一個公益項目——新建石榴小學食堂﹔平政社區公益事業促進會籌集數萬元資金,從10月初開始,陸續對轄區內老舊、損壞的路燈進行更換,切實解決群眾關心關注的照明問題﹔在六嶺公路沿線五個村,已籌集捐款140多萬元,路基由原來3米拓寬至6米﹔兩雙公路所涉及的雙垌村、雙頭村,已籌集捐款25萬元,路基由原來3.5米拓寬至6米﹔在嶺南村,籌集資金14.8萬元,安裝路燈100盞﹔灰沙村公益事業促進會完成三組道路拓寬及加裝路燈項目,方便村民出行的同時,也進一步扮靚村容村貌……
“石榴”籽籽抱成團
矛盾調解變簡單
正所謂“石榴花開,籽籽同心”,石榴村在上級的關懷指導下,率先成立村級“石榴籽”調解室。平政鎮堅持將“德治教化”作為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和民生福祉的重要路徑,依托“石榴經驗”蘊含的公益事業促進理念,深入學習貫徹“六尺巷工作法”,弘揚“讓他三尺又何妨”的處世理念,以“石榴籽”調解室為陣地,由綜治中心、法庭、派出所、司法所、村“兩委”、企業家、公益事業促進會等干群作為“石榴籽”調解員,充分整合社會調解力量,實現“小矛盾不出村、大矛盾不出鎮”。
平政鎮堅持將“德治教化”作為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和民生福祉的重要路徑,以“石榴籽”調解室為陣地,充分整合社會調解力量,實現“小矛盾不出村、大矛盾不出鎮”。
石榴村村民梁某修建新房時,計劃建圍牆將其門前的閑置田地圍住,鄰居彭某認為梁某修建圍牆會嚴重妨礙他家人的出行,強烈阻止梁某修建圍牆,雙方互不相讓,矛盾不斷升級。該村“石榴籽”調解室了解情況后,立即組織雙方進行調解。調解組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雙方最終就道路通行問題達成一致協議。
目前,平政鎮各村、社區先后開設了“石榴籽”調解室,“有矛盾,找‘石榴籽’調解”已經成為當地群眾的共識。今年以來,該鎮“石榴籽”調解室聯動化解家事糾紛、鄰裡糾紛、民間借貸糾紛79件。
“石榴”殷實結佳果
產業先行促振興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近年來,平政鎮把發展特色產業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引“石榴經驗”活水,激發玉商回歸“一池春水”,整合各方資源力量培育特色產業,有效帶動當地村民增收致富。
在平政鎮石榴村,群眾發揚“石榴籽”精神,實現從“被動參與”變成“主動作為”的轉變,由經濟能人帶頭,群眾廣泛參加,村“兩委”通力協助,有效破解產業發展中“引領弱、人才缺、資金少、用工緊”等關鍵難題,成功打造了金斗嶺種豬產業示范區。該示范區佔地3711畝,繁育養殖區用地81.23畝,已投資1.74億元建成規模養殖場,存欄能繁母豬2500頭,年產仔豬6.5萬頭,以廣西科聯農牧有限公司為經營主體,推廣優良種豬擴繁為主導產業,大力發展休閑旅游、生態種養、精深加工、品牌營銷、有機肥生產以及產學研一體,全力打造“一鏈兩園七區”現代化生豬全產業鏈。2023年金斗嶺種豬產業示范區榮獲廣西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四星級)稱號,廣西科聯農牧有限公司被認定為自治區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石榴村美景。
興一個產業,富一方群眾。為更好打造特色種豬產業,平政鎮健全聯農帶農機制,以黨建引領推動“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產業化經營,帶動周邊村鎮村民發展種養業,每年開展技術培訓與技術服務達60多場次,參加培訓農民達7000多人次,農民技術培訓率、關鍵技術到位率達100%﹔近年來吸收勞務4000多人次,累計發放務工費100萬元,讓300多農戶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每年帶動石榴村集體經濟增收3.5萬~7.5萬元,其中支付山林租金0.5萬元,入股分紅3萬~7萬元。特色種豬產業的興旺發達,為農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助推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也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李長智 何玉蘭)
來源:玉林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