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區:三融合三提升 讓網絡普法走“新”更走“心”

今年以來,南寧市江南區把脈群眾法治需求,深入推進“八五”普法規劃和決議的貫徹落實,以“三融合三提升”努力構建“多陣地發力、多形式融合、多主體參與”精准服務基層群眾的網絡普法新格局,讓普法走“新”更走“心”。
開展網絡安全進社區活動
“陣地優化+活動宣傳”融合 提升網絡普法傳播力
江南區按照“群眾聚集在哪裡,哪裡就是普法宣傳的重點”的工作思路,通過陣地優化、借力活動宣傳,擴大普法宣傳覆蓋面。針對揚美古鎮居民多、客流量大這一特點,江南區充分利用插牌、宣傳欄、宣傳櫥窗、宣傳展板等方式,將網絡安全領域法律法規、《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等法治文化元素,以及傳統美德、家教家風、村規民約等倫理道德文化,自然融入到古鎮鄉村景觀及人文環境中。法與景交融輝映、學與游相得益彰,讓廣大群眾在生產生活、游覽觀光之余學習法律知識、接受法治文化熏陶。今年8月,揚美古鎮法治文化陣地建設在上級網信部門調研農村基層法治工作中得到肯定和贊揚。此外,江南區還注重寓教於樂,以重大紀念日、傳統節日以及“揚美老人節”“揚美龍舟上水節”等民俗節日為契機,通過平話山歌唱普法、發放宣傳單、派發宣傳小禮品、案例講解、現場答疑等多種形式,宣傳交通安全、電信網絡詐騙、未成年人保護等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法規,引導群眾牢固樹立法治意識,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今年以來,組織開展普法相關活動16場次,發放《網絡安全知識宣傳手冊》等宣傳資料5000余份。
“視頻演繹+圖文解讀”融合 提升網絡普法吸引力
江南區還注重創新普法渠道及形式,以群眾“看得懂”“感興趣”的形式進行釋法析理,不斷增強普法宣傳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制作推出《誘惑》《不可“兒戲”》《世上沒有后悔藥!請提高反詐意識,切莫輕信!》等5個普法微短劇,以實例改編、真人演繹的方式,將《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等法律條文融入到緊湊精煉的故事情節中,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浸潤式普及法律知識。在今年的網絡安全宣傳周期間,短劇作為普法宣教素材在轄區各鎮(街道)、單位、學校等播放超1萬次。同時,依托“南寧市江南發布”“兩微三號一網一分端”立體全媒傳播矩陣及城區各單位官方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台,選取緊貼廣大群眾需求的實用性、普惠性的法律問題,以漫畫、圖文解析、有獎問答等形式進行通俗化解析,讓群眾動動指尖就能輕鬆獲取法律知識。
普法宣傳進校園
“重點領域+重點人群”融合 提升網絡普法服務力
江南區秉持“按需普法”原則,抓實重點領域專項普法,聚焦重點人群精准普法,為各類人群精心編制普法“菜單”,力爭讓群眾聽得懂、學得進、用得上。網安大隊深入社區群眾,結合真實案例視頻、圖文,講解非法集資、養老詐騙、電信網絡詐騙等典型特征、常見表現形式和主要手法,幫助群眾有效識別身邊的非法集資行為和各類詐騙手段。今年以來,通過“指尖警務”推送“防詐知識”2000余條,引導群眾擦亮眼睛、提高警惕。關工委、法院等單位將真實的庭審案件“搬進”學校課堂,結合一個個鮮活的案例,講解與學生息息相關的校園欺凌、網絡暴力等常見的校園犯罪問題,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引導學生自覺遵紀守法,正確運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今年以來,網信辦聯合各鎮(街道)、文明實踐中心等單位開展網絡安全進社區、進企業、進校園等“七進”活動60多場次。(盧日秀)
來源:江南區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