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西鄉:把“新型黨支部”建在服務群眾的第一線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樂業縣邏西鄉自產業聯盟功能型黨支部創建以來,聚焦“小而精、小而特、小而優”發展理念,聯動縣、鄉、村資源,建立組織體系、協同發揮作用,通過技術共享、人才共用、產業共建推動該鄉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落實“專人專崗專職責”,夯實組織構架強支部
產業聯盟功能型黨支部書記、副書記分別由該鄉黨委書記、副書記擔任,支委成員由縣農業農村局、縣林業局、縣電子商務中心和邏西鄉分管領導及民西村第一書記組成,主要負責產業發展的技術協調。功能型黨支部共認領文秀先鋒崗26個,人員由縣鄉兩級行業分管領導及13個村的“土專家”“致富人”組成,主要負責對鄉、村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指導和經驗分享,為有發展產業需求的黨員、群眾第一時間提供技術服務。
著力“用人用技用平台”,合力推進產業齊發展
充分發揮邏西鄉產業聯盟功能型黨支部的資源整合的平台作用,推動特色產業產量增數、產值加速。
依托“黨建+產業+能人”經營模式,提高產業質量。組織支部“領崗土專家”到卡倫村、七更村、民西村等地開展理論培訓和現場指導,為群眾帶來生產經驗,為生產帶來技術保障。其中七更村村民羅應勛作為枇杷種植的“資深”能人,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不僅自己帶頭種植枇杷,還為有種植意願的群眾提高技術指導,其間他收到個馬村和卡倫村的邀請,跨村開展現場指導4次。
依托“黨建+產業+技術”生產模式,推動產業創新。“以前我們一直想嘗試種絲瓜,但是一沒人才、二沒技術、三沒渠道,群眾有心無力。自從產業聯盟功能型黨支部建立后,縣裡專家下來了,鄉裡的領導和其他村有經驗的‘專家’都來幫我們出謀劃策。”民西村黃秀春看著碩實的絲瓜喜笑顏開地感嘆。今年,產業聯盟黨支部組織領崗土專家7人,在絲瓜種植前、種植中、種植后針對種植條件、種植方式、銷售渠道等方面開展技術指導6次,民西村種植絲瓜20畝,實現經濟收益10萬元,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3萬元。
依托“黨建+產業+訂單”銷售模式,拓寬產業銷路。通過電子商務、后援單位等部門協調社會(企業)資源,爭取訂單式幫扶。其中民治村簽訂“訂單式”紫米保價回收合同,2024年紫米收入32萬元,帶動每戶群眾平均實現增收0.8萬余元﹔同時在“家佳香”山茶油、“壯鄉歌”山茶油、黃金百香果以及高山糯玉米等產業發展中通過訂單式銷售,帶動群眾385戶1558人共同致富。
邏西鄉產業聯盟功能型黨支部充分發揮黨建引領、黨員先鋒作用,為該鄉產業發展提供了新思路、新舉措、新創收。接下來,黨支部將繼續以擴大支部影響力、提升產業競爭力、拓寬產品銷售渠道作為首要方向標踔厲奮發,奮勇前進,推進邏西鄉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鄒檐 徐凱旋)
來源:樂業縣邏西鄉人民政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