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旅居者聯合會:打造“融”文化品牌 促進民族大團結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 |
北海市旅居者聯合會旅居文化季文藝團隊開展“融文化”助學活動 |
“來了北海就是北海人。”“北海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包容。”作為“向海經濟”首倡地的北海,近年來吸引大批來自全國各地的“新北海人”前來投資興業。致力於幫助旅居者順利融入北海溫馨懷抱的北海市旅居者聯合會,積極探索新時代的旅居文化養老新模式,努力實現區域文化的和諧融合與民族情感的深情共鳴,為旅居者打造一個溫馨、和諧、充滿活力的養老樂園。
據悉,北海市旅居者聯合會自2017年誕生以來,始終以文化交融為堅實的紐帶,現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會員2萬多名,包括漢、滿、苗、白、壯、蒙古等20多個民族。聯合會獨具匠心打造“融”文化,推動建立“候鳥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同心藝術團”等文化團體,組織旅居老人參與文化、體育、藝術等聯誼活動,河北梆子、陝西民歌、江蘇昆曲、東北二人轉等不同地域的文藝精品在北海輪番上演。
“我們家鄉有滿族歌舞,也有朝鮮族舞蹈。我到了北海以后接觸了當地的人,學會了壯族舞蹈,還接觸了其他少數民族舞蹈,我和朋友們特別喜歡,特別熱愛。”吉林的王艷蘭於2005年來到北海開始“候鳥”生活。2017年她加入北海旅居者聯合會,成為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一員,在這裡她發揮愛好,從心理、情感、文化上融入北海。
在北海這片充滿活力的熱土上,北海市旅居者聯合會匯聚了80多個充滿創意與激情的文藝團體,涵蓋了音樂、舞蹈、戲曲、書畫、攝影以及廣場舞等多個藝術門類,構筑起了一道道絢麗的藝術風景線。每年,這裡都會舉辦超過300場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猶如一場場精彩紛呈的盛宴。來自五湖四海的“新北海人”在這裡和諧共處,共同譜寫了一曲曲團結奮進的旅居樂章,演繹著一段段溫馨動人的旅居故事。
2018年6月,北海市旅居者聯合會黨支部正式成立,標志著這片熱土上又一顆紅色的種子落地生根。隨著時間的推移,黨組織在旅居者心中的聲望日益高漲,猶如一盞明燈,照亮了無數異地黨員的心田。在這溫暖的大家庭中,黨員隊伍不斷壯大,從最初的4位成員,如今已茁壯成長至153名,共同譜寫了一曲曲團結奮進的動人樂章。
2019年10月,北海旅居者聯合會黨支部迎來了歷史性的跨越,正式升格為北海市旅居者聯合會黨委,這一裡程碑的成就標志著黨的工作在旅居者群體中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黨委下設七個黨支部委員會,猶如繁星點綴夜空,共同構成了一個堅實的組織網絡。
北海市旅居者聯合會始終堅持以黨建引領文化養老的創新發展之路。在這裡,文化不僅是應對老齡化社會的有力武器,更是塑造理想老齡社會的美好藍圖。通過文化養老的建設,北海市旅居者聯合會不斷推動老齡事業邁向新的高度,將文化養老的種子播撒在老齡事業發展的沃土上。如今,這顆種子正茁壯成長,引領著文化養老事業從服務走向產業,開啟了一段充滿活力與希望的新征程。候鳥(旅居者)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主任盧偉力說:“我們通過飲食文化交流、各種文藝演出、體育比賽以及風光旅游等多種形式來加強民族和民族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來促進民族融合。”
作為幫助旅居者了解和融入北海、促進各民族旅居者友好交流的重要平台,北海市旅居者聯合會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積極搭建溝通交流平台,讓全市旅居者更好地融入北海,真正成為有歸屬感的“新北海人”,鼓勵引導更多旅居者宣傳北海、建設北海,講好“海”的故事,擦亮“美”的名片,做好“融”的文章,讓各族群眾來得了、住得下、融得進,為北海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北海市旅居者聯合會黨委書記、會長樊國仁說:“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促進民族大團結需要各行各業人們的努力。我們致力於夯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基石,期望通過‘融文化’的打造,在民族團結的實踐與理論創新之路上,不斷開拓新境界,實現新的突破,共同譜寫民族團結進步的輝煌篇章。”(曾春香 陳春燕 孔嬌)
來源:北海市委宣傳部
![]() |
北海市旅居者聯合會在馮家江公園開展民族團結活動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