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南區: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 “貸”來希望【3】

![]() |
志願者在為申請助學貸款的學生審核資料。甘國利攝 |
為幫助有困難、有需要的學生順利入學,貴港市港南區努力創新工作方式,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做到應助盡助,應貸盡貸,確保符合資助政策的學生獲得資助,助力莘莘學子圓夢大學。
8月7日上午,在貴港市港南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前來辦理助學貸款業務的學子絡繹不絕,他們手持錄取通知書,在家長的陪同下在一樓集中完成貸前誠信教育考試,隨后在工作人員、志願者們的引導下,在各個區域完成提交身份証件、錄入身份信息、填寫申請表格、人臉識別、簽字確認等步驟,不到10分鐘就順利申請到助學貸款。據中心相關負責人鄭恆勝介紹,辦理貸款時間於今年7月29日開始,到9月30日截止。當前每天受理的人數均達到200人以上,預計8月20日將迎來高峰期,屆時每天受理的人數將達到300到400人。
“我是今年的高考應屆生,考到的大學是中國醫科大學,今天跟我爸爸一起過來辦助學貸款,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都非常好,貸款也是辦得很順利,解決了學費、生活資金的問題。”准大一新生甘小敏說。
為確保助學貸款申請受理工作平穩有序,港南區教育局在6月底編制了《港南區2024年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受理工作預案》《港南區2024年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受理工作應急預案》《港南區教育系統2024年預防和處置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受理期間群體性事件的應急預案》等相關工作預案,確保助學貸款工作平穩有序。同時在貸款受理期間聘請30名志願者為辦理學生提供全方位、高質量的服務,讓學生和家長減少排隊時長,提高了助學貸款的受理效率。
“我之前申請過國家助學貸款,如今回來做志願服務,旨在為家鄉貢獻一份力量。辦理流程為,先於國家開發銀行線上申請注冊並填寫信息,隨后攜帶申請表、學生身份証、戶口本、錄取通知書以及共同借款人的身份証、戶口本到現場辦理即可。”志願者甘曉明表示。
為做到國家助學貸款政策家喻戶曉,該中心全方位、多角度開展助學貸款政策宣講活動。通過分發宣傳資料,張貼海報,懸挂橫幅,出版宣傳欄和給高中畢業學生的一封信,利用微信群、報紙、網絡,以及每所高中學校設置展板並發放《申請指南》等宣傳助學貸款政策。讓學生資助政策得以廣泛宣傳、深入人心、人人皆知。該中心同時利用好全國學生資助信息系統和廣西精准資助系統比對平台,主動對接相關職能部門,核實各類學生信息,精准識別資助對象,確保信息的精准有效﹔同時,通過提升資助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和做好學生資助工作的督查工作,促使資助工作提質增效。
近年來,港南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始終堅持“應助盡助、應貸盡貸”的原則,根據政策和形勢的變化,採取強化政策宣傳、細化服務措施、優化助學效果等舉措,扎實有序推進生源地助學貸款工作,努力讓國家惠民政策“應知盡知”,確保不讓一個學生因困難而失學。據統計,自2009年實施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政策以來,該區生源地國家助學貸款工作累計受理9.46萬人次、發放金額7.5億元。
“根據測算,2024年我們港南區辦理生源地助學貸款的學生人數預計達1.3萬人,預計貸款金額達1.5億元,其中首次貸款學生約4000人。截至8月7日,港南區已受理助學貸款3000人,申請貸款金額達3600萬元,其中首貸的人數已經突破450人次。我們希望各位家長跟學生合理安排自己的出行時間,錯峰來辦理。”貴港市港南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鄭恆勝表示。(曾钎祥 陸錦婷 甘國利)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